墨尔本奥运会圣火于1956年11月2日在奥林匹亚点燃,由350名火炬手从奥林匹亚传递到雅典。沿途设计了一些有特色的活动。如在雅典的卫城两名战士身着战装在传递路线上挡住火炬手的路,只有当火炬手说“圣火是我从奥林匹亚带来的”才允许通过。
圣火火种被存放在两个火种灯里飞往澳大利亚。中途在加尔各答、曼谷、新加坡和雅加达举行了庆典仪式。墨尔本奥运会火炬接力是当时奥运史上行程最长的火炬接力活动。总距离约20470公里(包括航空距离),实际传递距离4912公里,火炬手数量3608名。最后一名火炬手是世界青年田径冠军罗恩?克拉克。这是第一次在南半球举行的奥运会火炬接力。
由于1956年奥运会的马术比赛在斯德哥尔摩举行,因此还举行了从奥林匹亚至斯德哥尔摩的火炬接力。途经丹麦抵达瑞典,共有330名火炬手参与传递活动,其中约有160名骑手。
马术比赛五个多月以后,第16届奥运会11月22日在可容纳10.4万人的墨尔本主体育场正式开幕。宣布盛会开幕的是澳总督爱丁堡公爵。来自奥林匹亚的火种首次利用飞机传递,行程共约2万多公里。在开幕式上,由澳大利亚田径运动员克拉克(Ron Clarke)点燃了奥运圣火。
克拉克曾17次创多项长跑的世界纪录,但在奥运会中仅获1964年(第18届)10000米赛1枚铜牌,被称为克拉克现象。代表运动员宣誓的是另一位东道主田径运动员约翰·兰迪。
本届奥运会民主德国、联邦德国联合组团参赛,引人注目。在1955年巴黎年会中,国际奥委会以27:7的票数通过了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必须组成联合代表团参加1956年奥运会,否则暂时取消对联邦德国奥委会的承认的决定。无奈,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协商联合组困,使用有五环标志的黑、红、黄三色旗为团旗,以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的“欢乐颂”为团歌。
墨尔本没有现代化的大型运动场,为迎接本届奥运会,墨尔本市决定耗资25万英镑扩建一座原来供板球和澳式橄榄球使用的球场为主会场,另耗资125万英镑修建包括游泳馆、田径场、自行车赛场和曲棍球场的奥林匹克公园,耗资2万英镑修建奥运村。而其他项目比赛则在现有的场馆中举行。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