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会马上就要来了,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伦敦,我们特意为您准备了在伦敦的衣食住行的小贴士,下面,我们就看一下“衣”的注意事项。
一定记着带雨具
伦敦与黑龙江的纬度相近,早晚温差较大。实际上伦敦冬天也不会在零度以下,夏天也不会热得汗流浃背,气温较为温和,伦敦到处都能买到可心的衣服,不会误事,相反还能给自己增添几件有伦敦特色的纪念品。
不过,有一点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伦敦的雨比较有名,往往是刚刚还阳光明媚的天气,转眼之间就落下雨来,简直比孙猴子的脸变得还快。有时凭经验出发,稍一犯懒没带雨具,就会被突然袭来的雨水浇了一个措手不及。好在伦敦的雨一般不大,只要躲个半小时左右,雨势就会停歇。
街头穿着
身边走过的人们,衣着有规可循。若是女子,往往是深色的大衣或驼色的斗篷,下面修身的皮裤或丝袜,勾勒出修长的腿,外面套着双爽利的长靴或及踝的浅口靴。若是男人,常常是黑色的大衣,显出宽阔有型的肩膀,下摆长到过膝。就是这样,简约经典,带着隐喻般的优雅。不张扬的背后,是巨大的自信—不用炫目的颜色,亦能足够迷人。传说中的英伦格子,在伦敦,其实没有我想象中那样地明显与普遍。并不常见人穿一身格子大衣,或是格子绒裙;这些格子往往是藏在围巾的一角里、或丝袜的暗纹中。或许,连简洁的格子在英国人看来也是种繁丽的装饰,因而宜少不宜多,用来点睛即可。
地理位置
英国位于北纬50度至60度之间,比我国的黑龙江省还要偏北,但气候却温和得多,可以说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这温和的气候首先要归功于热带的墨西哥湾暖流。这股暖流,有好几百公里宽。它浩浩荡荡地流向欧洲西北岸,改称大西洋暖流,为英国带来了温和湿润的海洋性气候。以伦敦为例,冬天河湖极少结冰,一月份的平温气温在4(摄氏)度以上;而夏天又相当凉爽,七月份的平温气温只有17(摄氏)度,早晚常要加件外套才行。
因此,奥运会期间来到英国,必须要带上长袖衫。如果要去到英国的北部,早晚温差大,更要注意夜间防寒。英国经常下雨,虽然奥运会是七八月份,但雨具依然要随身带。此外,英国的食物以薯条、烤鸡、汉堡、三明治等为主,通常口味较重。在夏天,吃这些食物容易口干,随身携带一瓶水必不可少。
衣着的颜色
伦敦人似乎喜欢穿黑衣服。不知道是季节关系,还是现在goth流行,反正男士们大多是黑、铁灰、藏青的西装,最多再加点条纹,好像制服一样。要不是蝗虫一样的旅游者,街头的颜色更加沉闷。说起来,日本街头好像也是一个样子。
如果男士们的衣着深色为主的话,女士们似乎也一样,尤其是年轻女士们,也同样以深色为主。不过有一点和北美很不一样,这里穿着垮兮兮的衣服的人很少见,大多穿中长大衣或者风衣,剪裁合体,款式讲究,这至少给沉闷的颜色增加了款式上的一点典雅。
说到伦敦女士,刚到时总觉得有点特别,都特别清秀的样子。欧洲人普遍不像北美人那样超重超宽,所以“清”的问题容易想象。但这个“秀”是怎么回事呢?英国气候湿润,或许皮肤好?但再一想,好像很多人都修眉毛,看来这才是“秀”的主要原因。这在北美比较少见了。
鞋子,伦敦多雨,但伦敦人也比较snobby,穿得太随便被人白眼,穿旅游鞋的人中本地人似乎不多,但带着左一双右一双鞋子又不方便,所以防水的休闲皮鞋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走路舒服,不受雨水之苦,也不至于太寒碜。对于旅游者来说,尤其是从加拿大西部这样气候干燥的地方来的人,衣服是一个问题。伦敦的温度不低,但潮湿,只要有一点风的话,就很是阴冷。再加上雨多,倒不见得是倾盆大雨,但老是不大不小地下个不停,衣服没有一点防风防雨能力不大好办。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