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伦敦奥运会的前哨战,中国女排征战大奖赛仅是以一胜四负名列第五收官,特别是对弈奥运小组赛对手巴西、土耳其和美国三强连遭败绩,导致自信心受挫在所难免,而此番暴露出的核心位置无人接班、疲劳引发伤病频发、两套打法均有弱点、一传起伏导致卡轮、以及首战奥运经验匮乏五大问题,则是亟需在最后的备战冲击阶段得以妥善地解决。
核心位置无人接班
以历练替补和磨合阵容为主要目标的大奖赛,主教练俞觉敏除了安排攻防核心惠若琪几乎是全勤出战之外,在二传、主攻、接应、自由人位置上分别考察了米杨、范琳琳和楚金玲、曾春蕾、单丹娜等战将,但是这些选手在各技术环节均与魏秋月、王一梅、张磊和张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仅从大奖赛分站赛和总决赛的实战检验效果来看,都不具备竞争核心位置的实力。
如无意外,奥运会首发仍旧会是以世界杯阵容为主,视王一梅恢复情况而做局部微调,由于替补选手尚不具备接班能力,因此主教练俞觉敏如何调整和保持主力阵容的运动状态就显得尤其关键。一旦在征战伦敦期间需要对于阵容做出调整时,基本上是中国女排打不开局面而陷入被动的不利情况,此时被委以重任的替补选手应该拿出搏杀的勇气,切忌抱着想赢怕输的心态。
疲劳引发伤病频发
中国女排向来有在奥运会年利用大奖赛重点磨合首发阵容的惯例,此番惠若琪更是因为全勤出战而过于疲劳,导致进攻效率差和一传不稳定等状况频现,甚至出现了不可避免地“厌球”情绪,同时高频度和高强度比赛和训练也引发伤病频发,王一梅和杨珺菁的脚、魏秋月的膝盖、徐云丽的腰、以及张娴的颈椎等均是饱受伤病的困扰,如今既定事实难以改变,主教练俞觉敏就需要在减少备战运动量的同时辅以科学治疗。
两套打法均有弱点
现阶段,中国女排备战伦敦奥运会有两套阵容打法可用,首先是以世界杯班底为主,坚持走跑动接应的路线,这对于承担两轮两点攻的主攻来说的调整强攻压力不小,重炮手王一梅伤愈回归后的状态成疑,替补范琳琳在不主接一传的前提下,左翼和后排进攻端的效率又如“神经刀”般的不稳定,而主保一传要职的张磊又会时不时地面对抽筋情况。
主力阵容尚且如此,替补变阵更是存在着不稳定的隐患,走曾春蕾强力接应路线,就需要两主攻分担一传重任,惠若琪和范琳琳在大奖赛期间均容易出现阶段性起伏问题,而左手将曾春蕾虽然帮助中国女排在右翼和后排进攻方面有所增强,但是个人突破能力还远没有达到像王一梅那样可以放弃自己主接一传的程度。特别是两套阵容打法的变换,接发球体系随之做出更改也让主接一传球员容易出现失配问题,这确实是让主教练俞觉敏伤透脑筋。
一传起伏导致卡轮
中国女排在大奖赛期间集中表现的问题还包括挥之不去的卡轮梦魇,二传站在前排的两点攻轮次,由于一传稳定性得不到保障,又缺少一个偷袭点而容易被欧美亚诸强的针对性拦防所抑制,此时坐镇主攻锋线的惠若琪和范琳琳,则是受限于个人突破能力有限而被卡轮。
更令人失望的是,俞家军在前排三点攻轮次同样会出现连卡数分的情况,两套阵容中无论是接应张磊,还是主攻范琳琳,在被欧美亚诸强重点追发的前提下,导致自身的进攻点被抽离,而一传不到位更是让副攻的跑动快球被架空。这样,中国女排经常会出现“一点攻”的尴尬,因此提高一传保障能力是主教练俞觉敏奥运会前备战工作的重中之重。
首战奥运经验匮乏
主教练俞觉敏虽然此前有参与过奥运会工作的经历,但此次是第一次以主教练身份掌控全局,在大奖赛期间就暴露出暂停时机选取、换人有待商榷、临时执教经验不足等多方面的问题;而惠若琪、范琳琳、杨珺菁、张娴、张磊等球员均是首次征战奥运会,届时在重压之下能够发挥出多少训练水平同样是难以预料,这些均为创造奥运会的最终成绩带来了不确定的因素。
此外,中国女排在大奖赛前哨战的总决赛阶段遭遇四连败,更是对阵奥运会小组赛巴西、土耳其和美国三个对手输个遍,如何在短时间内重塑自信心同样是问题待解。(搜狐体育 胡延宇)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