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明 |
作者:全国日报-搜狐奥运前方联合报道团总指挥 刘小明
出征伦敦,621人的中国体育代表团今天(7月10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并召开动员大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12次出征夏季奥运会,也是国际奥委会恢复中国合法席位后,中国健儿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第8次征战夏奥会。
奥运会作为和平年代全球最大的竞争和交流舞台,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表现无疑吸引着国人的关注。健儿们今年将会交出怎样的答卷?
距离上一次伦敦奥运会已过去64年,几乎没有几个年轻一代中国人还记得当年“东亚病夫”、“鸭蛋军团“等等戴在中国代表团头上的帽子。如今,中国体育人已昂首踏入奥运会奖牌榜第一集团。此番出征伦敦,尽管告别了4年前的东道主身份,没有了主场之利,多数行外人还是很看好这一次中国奥运军团的成绩。
而细分析中国代表团本身,前线团部指挥系统依然沿袭了上一届的基本阵容,可谓经验丰富,赛前低调不张扬。北京奥运会后,不少专家、媒体评论说,中国体育金牌至上的观念正悄然发生改变。实际上,目前中国体育的战车和结构布局依旧遵循着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奥运战略轨迹前行。这一战略通俗地概括:抓个人项目,放大球集体项目,重“小灵巧”项目,弃“人种体质弱势”项目。这当然是一种实事求是、符合自己特点、能迅速赶超的战略。近30年来,中国体育逐渐形成一批优势项目,奥运奖牌不断增长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这次伦敦奥运,中国体育还无法完全摆脱多年形成的战略轨迹,国际体坛格局也非轻而易举改变的。换言之,奥运大棋盘上,属于美国的田径、游泳、三大球,属于俄罗斯的田径、重竞技、艺术体操、花样游泳等优势阵地,不会轻易转移、腾挪到中国军团地盘。
奥林匹克的格言是更高、更快、更强,人们期待着创新改变。对于中国体育健儿来说,多夺取金牌固然是衡量成绩的重要指标,但并非仅仅一项标准,还有其他赢得人们高评分和满意度的标志。比如,在某些弱势项目,像从未得过金牌的自行车、男子游泳等,能不能实现零的突破?男女篮球能不能击败一两支欧美强队,女排能不能杀开血路突出重围?有没有运动员能超过李宁一届奥运获3枚金牌的记录?这一个个期待,召唤着中国体育健儿,发扬胜不骄败不馁、勇于进取的精神,向祖国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完)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