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全国日报-搜狐奥运前方联合报道团 河北日报体育部副主任 梁韶辉
伦敦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正式成立,396位健儿将在伦敦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高手们同场竞技,分享奥林匹克运动带来的荣光。而在此时,我们其实更应该向那些一直怀揣梦想却在最后一刻与奥运擦肩而过的落选者致敬,尤其是那些明知不会踏上征程,却一直在努力的选手,如王励勤、郭焱。
自1984年参加洛杉矶奥运会以来,中国体育在“奥运争光计划”的指引下逐渐完成了对一些奥运项目的垄断,跳水、乒乓球、羽毛球、举重、射击和体操6个大项中,中国体坛屯积了大批优秀选手。一方面,这种情况使得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会上可以确保金牌。而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队内竞争的空前激烈,大批优秀选手无缘实现自己奥运梦。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些落选者其实也都是每届奥运会的参与者,只不过,他们没有真正站在奥运会的赛场上,而是那些参赛选手背后的支撑力量。
再者,尽管面对落选这一残酷的现实,有的人选择了放弃,并最终归于沉寂。但更多的落选者却选择了坚持,用对于所从事运动的热爱,诠释奥林匹克的精神实旨——“重要的是参与”。尽管他们的参与并没有太多人关注,甚至他们会被当作失败者,但他们却无怨无悔。看到王励勤在热身赛上击败王皓那一幕,你绝无法想像,在人才济济的中国乒乓球队,他早就该脱下战袍。而女子举重选手王明娟虽然曾两次无缘奥运会,但她依旧选择了坚持,最终入选本届奥运代表团。她的例子其实更应成为落选者一个缩影。
应该说,这张396人的大名单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体育健儿的最高水平,我们还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把一些优秀选手排除在外。我们的选拔制度也有待完善、提高。未来某个时刻,我们也许还会一遍遍提到这些落选者。但不应把他们做为指责谁的籍口,而是对他们曾经为奥运梦想努力的一种致敬。
不要再去为落选者鸣不平,或是试图去揭开什么利益迷团,我们只要用对他们的认可向他们表达敬意,就是中国体育走向成熟的标志。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