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谭云东
今年2月,解散3年的湖南象棋队重整旗鼓,将出征年底的全国首届智运会;3月,湖南民间棋王海选吸引了省内外上千人报名参与;6月,“蔡伦竹海杯”全国象棋邀请赛在耒阳圆满落幕;7月,长沙社区象棋赛火热进行。
2009年,一股象棋热潮席卷三湘,再次证明了象棋在我省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然而,记者通过采访发现,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湖南象棋的发展正遭遇着困境:湖南象棋队居无定所;张申宏等湘籍大师长年漂泊在外;湖南象棋优秀人才出现断档……
现状:“四处为家”
7月28日,当记者见到省象棋队的队员时,他们已经搬到了位于八一路省运输管理局的一套家属宿舍房里。这是一套简单的两居室,客厅很狭小,桌上摆放着几个棋盘,数十本棋谱杂乱地堆放在沙发上,省象棋队的4名队员每天挤在一起打谱交流。
“这里条件算好的了,我们今年都已经搬了4个地方了,从郴州到耒阳,再到长沙,就像打游击战。”来自石门的象棋大师谢业枧笑着说,作为省象棋队的元老,他早已经习惯了这种四处为家的生活。
“对于棋手来说,他们对生活的要求不高,只要有一个平台展现自我的价值就够了。”让省棋协副主席、省象棋队领队文竹真正担忧的是湖南象棋的未来,“我省象棋发展的环境每况愈下,关键是留不住人才,前景令人忧虑。”
对此,省棋类协会秘书长罗立新的看法是,从大环境来讲,中国象棋赛事的影响力已经远不及国际象棋、围棋,他认为“无论从比赛的影响力、棋手的收入来看,象棋已经远远落后了。”
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象棋运动推广的特级大师柳大华则有自己不同的观点,他告诉记者,象棋事业近几年的发展,和以前比还是有进步的,不能说退步了,只是和围棋、国际象棋相比,进步没有那么快而已。“耗时长、和棋太多,观赏度受损,推广不利,加之棋子方块汉字都制约其发展及走向世界。”柳大华认为这是现在影响象棋发展的几个直接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象棋的群众基础一直是最好的。据有关数据统计,现在每天在网上下象棋的人远多于围棋和国际象棋,电视台象棋讲座的收视率也比围棋、国际象棋高。”
遗憾:留不住“蒋川”
留不住人才,是湖南象棋的最大遗憾。
当北京队的象棋大师蒋川去年囊括“杨官璘杯”、全国大师赛和全国超霸赛3项桂冠,风光地成为“国内象棋等级分第一人”时,也许没有几个人知道,湖南才是他成长的起点。2002年,当时年仅18岁名不见经传的蒋川被文竹招入省象棋队,获得了当年全国体育大会团体和个人两项季军。
蒋川说,“我对湖南一直抱有感激之情,是湖南给了我机会。”虽然有不少感情因素,但棋手也要生存,2003年北京队要“挖”走蒋川时,曾闹出沸沸扬扬的“转会风波”,但省象棋队终因没有运动员编制,加上囊中羞涩只能作罢。类似人才出走的例子还很多,孙浩宇、陆伟韬、范思远等湖南培养的优秀选手现在都在其他队征战。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