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乒乓球 > 乒乓球群芳
NBA | CBA | 中超 | 亚冠 | 足球 | 综合

海外兵团生态调查:阴盛阳衰无奈 难避水平下降

2012年07月25日11:16
来源:南方都市报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郭跃华退役后被任命为福建省体委副主任,但他因选择读书放弃了这一官位,随后,一个新的决定让他连学业也放弃了,那便是赴欧洲打球。当时中国运动员的收入普遍较低,郭跃华在德国俱乐部打球一个月,薪水抵得上国内好几年———这便是中国第一代的留洋球员。(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退役国手加入留洋行列,甚至有些人在留洋后还更改了国籍,加入了人家的国家队,成为中国乒乓球的海外兵团。出于技术保护等方面的因素,那时候能够出国打球的几乎都是退役国手,有为体现个人剩余价值,有为延长自身的运动生涯。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些过气名将确实有不少在海外闯出了名堂,一度成为令中国队头疼的人物。不过,这种情况在2008年后发生改变,由于国际乒联在北京奥运会后实行海外兵团限制令,规定21岁及以上的乒乓球选手不再允许改换门庭,代表新的国家或地区乒协参加世界乒乓球比赛,这便基本堵死了退役国手或成名球员更改国籍的路。(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当然,乒乓球界的“Made in China”仍在世界上发光发热,整体日渐强大、内部竞争日渐激烈的中国乒乓球不再只向世界输出强弩之末的退役国手,21世纪初,有一批在国家队竞争中被刷下、甚至从未入选过国家队的中国球员甚有先见之明,在自己相当年轻的时候就舍下国内优厚的训练环境出走国外。在他国打拼多年,这批新一代的海外兵团于近年发展成熟,并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他们大多凭借在国内打下的良好技术基础打出成绩,从而被所在国奥委会相中得以获得国籍,代表新的国家参加奥运会等世界大赛。

 在今年的多特蒙德世乒赛,由冯天薇、王越古、李佳薇领衔的新加坡女队再次打进女团决赛,进入女团四强的中国香港和韩国队同样有多名海外兵团选手坐镇,男团八强的队伍新加坡以高宁和杨子为主力,拥有吴佳多、孙祯琦的德国队,由李佼、李洁带领的荷兰队以及李倩所在的波兰队亦纷纷进入了女团八强。中国人无处不在。

  连日来,几名在欧洲打球和成长的中国姑娘是威斯特法伦体育馆的一道风景线。每次比赛结束,她们都习惯性地向四面看台鼓掌的观众招手致谢,无论比赛输赢,发自内心的微笑始终灿烂且甜美。退场时,她们默默地收拾好球包,像路人一样穿过没有媒体追逐的混采区,习惯地一个人来,一个人走。冷不丁被个把记者拦住,她们能不厌其烦地给你说上十多分钟,说得手上的冰袋都化成水了,还附赠一脸笑容———在国外多年的生活与历练,让这些新一代的海外兵团有着与中国国手很不一样的形象与气质。

  生存样本1

  李倩搏杀,为团体更为个人

  ●国籍:波兰

  ●原籍:河北

  ●生日:1986年7月30日

  ●打法:横板削球(正手反胶、反手生胶)

  ●出国前效力最高级别球队:河北省队

  ●最新世界排名:34

  ●最高世界排名:19

  从2002年来到波兰,李倩已经在欧洲度过了十年。“我紧张死了,对方那球拉得那么高,我却失误了。因为今天我打一号,心里想着能拿两分就尽量拿两分,结果太紧张了,手都硬了……”波兰队在世乒赛1/8决赛3比2惊险击败罗马尼亚晋级八强,李倩高兴得眉飞色舞,回说起比赛的激烈之处,手脚并用不停地比画。

  “我不知道其他队友怎么想的,但从我自己来说,今年是奥运年,所以特别想打好,赛前的目标就是帮助队伍打进八强。”波兰的乒乓球打球环境并不如德国、荷兰、西班牙等西欧国家,因为近年经济不景气,乒乓球俱乐部自身难保,球员除非在国内达到顶尖水平而获得国家的资助,否则很难生存下去。

  “一些以前很有钱的俱乐部突然间就倒闭了,不少队友都失业了。”李倩说,在国外打球的运动员通常依靠俱乐部的供养,如今经费短缺,很多普通的国家队队员再也无法很从容地出国参加公开赛,“很多时候,俱乐部能掏钱的就去一下,或者只能自己出资。像我这样的国家队主力还好一些,因为我是奥运会人选,有国家一部分资金上的支持,而其他队友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前社会主义国家在雇佣关系上已是赤裸裸的资本主义情操,没有成绩就没有钱,帮助队伍打入世乒赛八强不仅是为了团队荣耀,更是为了自己。于是,于中国队而言可能只是奥运热身赛的一次世乒赛,对于李倩来说则每一场都是关乎生存的搏杀。

  十年前,因为自知在国内难有出头之日,李倩由当乒乓球教练的父亲安排到了波兰,然而却从来没有想到,这里也并非乒乓球的天堂。“在欧洲,我们对场地不能有太多要求,要知道在欧洲有场馆训练就已经不错了。”李倩坦言自己所在的俱乐部已算不错,有自己的训练馆,但每到训练时,球员到球馆后还要自己摆球桌和挡板,练完了还要撤掉。

  硬件设施的落后带来训练层次的下降,李倩表示自己的整体水平这十年其实退步了,“因为逐渐适应欧式打法后,对抗亚洲强队其实更加吃力。”为了保持水平,李倩每年都要回国1-2次,与国家二队或地方队的队员一同集训,要是没有条件回国,便只能临时在波兰国内拉一些男选手当陪练。进入八强后,波兰队即要在1/4决赛面对中国,李倩“WO W”地一下惊叫,做出一个夸张的表情,问她跟中国队的队员是不是挺熟悉,她连连摇头,“虽然是会回国练,但通常这些顶尖的队员我都对不上啊!有时候幸运的,能在公开赛前几轮碰上。”之后,李倩在与中国队的八强赛中对上了郭跃,“我都被她拉死了,那球太转了!”

  尽管在乒乓路上举步维艰,但李倩还是很感激父亲当年为她选择了这条留洋路,“当年出国的时机非常巧,当发现自己没有机会进入国家队后,刚好有一个根本不认识的教练来给我牵线,说波兰要找一个削球手,我爸爸是个很有计划的人,果断地就让我出来了。现在看来,要不是爸爸的果断,我不会有那么多打国际比赛的机会。”为了打奥运会,李倩与在比利时国家队任教的丈夫长期分居两地,“我们结婚两年了,很希望能生活在一起,但这一切都等伦敦奥运会结束后再说吧!”

 

[1] [2] [3] [4] [5] [下一页]

精彩推荐奥运首页 | 赛程 | 快讯 | 中国军团 | 金牌英雄 | 视频 | 图片

我来为新闻纠错

我要发布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Texte alternat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