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早有耳闻英国人对奥运会热情不高,但只有亲眼目睹后才知奥运会在伦敦有多冷!从希斯罗机场到驻地法灵顿公寓,记者乘车50公里,横穿大半个伦敦街区,竟然没有看到一处与奥运会有关的标示!伦敦,3天后真的要举办奥运会了吗?记者充满好奇与不解。
记者乘车没有发现奥运,同样乘坐地铁也没有寻觅到奥运踪迹。地铁堪称伦敦人生活最重要的出行方式及外来人士认知伦敦的重要窗口。在地铁站内各种商品海报和宣传橱窗应有尽有,但你偏偏找不到任何与奥运相关的痕迹,甚至连奥运会的赞助商们,似乎也没打算推出自己的奥运宣传广告。
回想4年前的北京奥运会,地铁站是奥运宣传最重要的窗口,早在奥运会开始前两三年的时间里,各种奥运宣传就层出不穷,甚至还有专门的“奥运专线”和“奥运主题地铁站”。中国人的奥运情结特殊而浓烈。若以此标准来审视,英国人及伦敦这座城市,对奥运的态度完全“不及格”,甚至缺乏起码的热情。
玛丽是记者公寓旁一小超市的老板,谈及奥运会,这位年仅50的妇人不冷不热,“对,是还有几天就开幕了,我和家人暂时还没有买票的计划,如果有时间,也许会选一项赛事看看热闹。”
克里斯蒂娜是一位奥运会服务志愿者,因为她的祖父曾经代表英国参加过奥运会的自行车比赛,她和她的家人都有浓重的奥运情结。克里斯蒂娜告诉记者,“对大多数英国人来说,奥运会并不重要,大家更关心生活和工作,伴随着尚未回暖的经济危机,年轻一代的工作压力很大。”
在奥运与自己生活间,伦敦人显然更关心后者。23日,伦敦200多部出租车聚集在伦敦塔桥附近龟速前行,他们反对奥运专用车道给他们造成客户严重流失;自从今年5月200万公共部门职员集体大罢以来,英国大大小小的罢工就一直未曾停歇。据了解,边检移民局员工已决定在奥运开幕前一天进行24小时罢工,以表达他们对裁员、工资削减的不满……
1908年、1948年及2012年,伦敦三度承办奥运会,是迄今为止举办夏季奥运会次数最多的城市。但现在,奥运会在伦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流,在伦敦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不受待见! 朱才威
(来源:辽宁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