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您未安装flash播放器视频无法播放,点击这里安装
滕海滨生于1985年1月,确切地说目前已经27岁半,这次无缘伦敦奥运会,对他来说基本来说以后就再难以运动员身份参加奥运了。滕海滨19岁的时候参加雅典奥运会,演砸了男团却意外收获了鞍马金牌。四年后的北京奥运会,他无缘在自己的家乡参赛。伦敦奥运会前,因中国体操队老将太少他再次得到重用,但在中国队抵达伦敦奥运会即将开始的时刻,因伤被遗憾换下。
雅典的悲喜,永远的痛
2003年,18岁的滕海滨首次参加世锦赛,就获得了男子团体、鞍马两个冠军。非常期待有新人涌现的总教练黄玉斌如获至宝,甚至被当时的舆论预测为中国男队下一代领军人物,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绝对主力。
而雅典奥运会上,19岁的小将滕海滨在四个项目中出场,却在三个项目中出现重大失误:自由体操失误,8.662分;双杠失误,8.737分、单杠掉杠,9.125分。这也最终导致中国在男团比赛中惨败,赛后滕海滨有了很大的罪恶感。公允地说,那一届奥运会中国队的准备的确不充分,黄旭、李小鹏、杨威等老将的表现也不够好,但滕海滨的重大失误的确是中国男团丢冠的重要因素之一。
更为戏剧性的是,在雅典奥运会随后的单项比赛中,中国队几名主力都与金牌无缘,而滕海滨幸运地拿到了鞍马金牌。他鞍马决赛自己的动作完成后,在等待裁判打分之前,静静地站在教练黄玉斌旁边,像个做了错事的小朋友。虽然有金牌,但滕海滨的雅典回忆基本还是苦涩的、痛苦的。
北京奥运,无奈落选
体操是中国队的强项,如何在北京奥运会上打翻身仗就成了雅典之后总教练黄玉斌思考的问题。与许多项目一样,黄玉滨最终采取了留用老将的策略,把心灰意冷准备退役的几员老将留下来,甚至不惜大幅度提升他们的工资。
全能的杨威,以及跳马和双杠为主项的李小鹏,鞍马的肖钦以及另一名老将黄旭等主力阵容,保留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而那一个奥运周期,吊环的陈一冰,以及自由体操和单杠的邹凯两名新人涌现出来,状态下滑的滕海滨自然挤不进北京奥运会主力阵容。
作为上一届奥运会惟一的体操金牌得主,滕海滨无缘在自己的家乡北京参加奥运会,中间的失落和无奈可想而知。虽然没有退役,那段时间他一度选择读书,已经快处于半退役状态。
伦敦希望,临战破灭
北京奥运会后,随着杨威、李小鹏、黄旭等老将的陆续退役,中国体操队有些青黄不接。特别是杨威退役后,中国的男子全能下降太厉害,已经无法与内村航平等世界一流高手对抗。而总教练黄玉斌无奈之下,在2009年下半年确定了陈一冰的队长地位。陈一冰也就只是吊环突出,其他好几项实力平平,虽说是实际上的队长,但与领军人物的角色比,还是有一定差距。
去年在确定世锦赛参赛名单之前,中国队为稳定队伍,让滕海滨参赛并参加了全能比赛。意图就是让滕海滨用自己的经验和威望,帮陈一冰带好队伍。男团比赛陈一冰和滕海滨,带着几名年轻选手抵住了日本队的挑战,但全能比赛有伤在身的滕海滨表现很一般最终只名列第18位。
而顺利进入中国队伦敦奥运会五人主力阵容名单的滕海滨,几天前在北爱尔兰训练中,在进行杠上动作时小臂不慎砸杠拉伤。总教练黄玉斌很想让滕海滨参赛,但无奈滕海滨的伤情严重到无法正常比赛的程度,中国队在7月25日正式做出让郭伟阳替换他的决定。(搜狐体育 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