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会开幕在即,英国驻华大使吴思田给本报发来文章,畅想了开幕式的整个情景,他认为,短短三个小时的开幕式,将是所有现代英伦特点的高度浓缩。
伦敦时间今晚9时整,比大本钟还大的新铸大钟将在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敲响,届时全球10亿人的目光将会聚焦在我们身上。他们会看到什么?现代英伦是什么样的?
啊,它当然是一个综合体。很多人认为英国和其他国家大同小异。但总体上我们更愿意认为它是一个非同寻常的统一体。
对于今晚开幕式的艺术总监丹尼·博伊尔(Danny Boyle)来说,最大的挑战在于要在短短的三小时将所有现代英国的特点高度浓缩,向全世界展现英国人民的生活场景和英国社会的全貌。
他是否实现了这一目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但我希望观看开幕式的每一位观众都能有所收获,并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认识英国。
丹尼的开幕式设想源自对英国人自身的思考:我们曾经是谁、我们来自哪里、我们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以及我们现在是谁、我们的未来将通向何方。英国历来都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这一观念已植根于我们的血液中。
位于全球的中心地带,借助商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和人文的交流,英国人民实现了长期的兴旺发达。英国人的开放特质一直影响着我们与世界人民的交往。眼界开放和放眼全球是我们历来的传统,同时,我们也帮助其他国家发展与外界的联系。
英国的语言是受若干世纪影响的产物,现已成为全球通用语。我们伟大的作家、诗人和剧作家为全世界留下了永恒的作品。众所周知,丹尼的创作理念源自于莎翁名剧《暴风雨》中的名言,开幕式的第一个场景是讴歌威廉·布莱克田园诗中所描述的“青翠宜人的土地”,这也已是公开的秘密。
英国到处都在演绎着很多人都能够联想到的丰满鲜活的历史:从盛大的皇家庆典到周日午后全英乡村广场的板球赛,不一而足。的确,多年以来,很多英国的习俗和价值观、法律和思想似乎都鲜有变化。但是,我们也一直在不断革故鼎新。
深厚的传统赋予了我们巨大的活力。源于移民国家的事实,也在我们不断探索、发现和创新的传统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今晚的开幕式也将会创意十足,超乎想象。
它将反映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英国的城市生活以及本土风光。届时,伦敦逍遥音乐会终场之夜的古典音乐庆典将在体育场的一端回荡,而另一端将再现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的盛况。因为这两场活动都是英国人可以无拘无束、尽情享受的盛大场合,都从不同侧面展示了英国人无限的活力、四射的激情和充沛的精力。
最能诠释英国人这种精神的莫过于牺牲了宝贵的空闲时间、为伦敦奥运会做出无私奉献的10000名奥运志愿者。他们是真正英国民族特质的精髓所在。
当你们在观看今晚盛大的开幕式演出时,希望你们能对兼具传统、多样性、活力和创造性的现代英国有个大致的了解,并庆祝我们作为一个民族的存在。当你听到欧洲最大的钟的鸣响,来自“地下世界”电子乐队的音乐响彻全场时,我希望你们也能带走一份美好的音乐记忆。英国驻华大使吴思田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