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李丽
27日伦敦奥运会开幕在即,大批观众正在涌向“伦敦碗”观看开幕式。在从地铁口到“伦敦碗”的路上,记者见过的那位“咆哮姐”应该还在兴高采烈地做着她的本职工作:呐喊。
那是两天前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最后一次彩排的时候,记者乘地铁去奥林匹克公园的新闻中心,不幸被去看彩排的大批人流挟裹着误走上了观众通道。
从地铁的stratford站出来狂走半个小时,才看到“伦敦碗”的轮廓。正感觉快被肩上死沉的设备压趴下了,被远处传来的兴高采烈的呐喊声刺激得一哆嗦。走到近前,一位穿着亮粉色志愿者服装的年轻姑娘坐在路边高高的铁架子上,手中舀着大喇叭,满面笑容地冲着人流大喊。仔细听了听,她说的是:“请大家提前舀出票来。有证的往左走,没证的往右走。每个人请笑起来,这将是一场精彩的演出,尽情享受吧!”
她传达的欢乐情绪迅速感染了本已疲惫的人群。大部分经过她的人微笑起来,活泼的年轻人大笑起来,还有人挥舞手臂欢呼“哇呜”。“咆哮姐”更加兴奋地跟人群互动,说:“嗨,笑起来笑起来,对啦,我说的就是你们俩。”
观众随身携带的饮料和食物不能带入奥林匹克公园内,“咆哮姐”通过大喇叭提示说:“把水倒掉但不妨留着瓶子,在场内你们可以用它接免费的水。”
于是,和许多观众一样,我也站在她旁边消化了在超市买的一瓶可乐和一盒沙拉。在这半个小时中间,她几乎没有停过嘴,嗓门一直洪亮,声音一直欢快。于是,我也和许多观众一样,拿着手机拍下了她大喊的样子。照片上,她带着墨镜,对着喇叭咧嘴大笑,巧克力色的脸庞在夕阳下熠熠生辉。
还记得广州亚运会上的“微笑姐”和深圳大运会上的“互动哥”吗?历届大型活动中,志愿者都是最让人感动的一群人,志愿精神都是最可宝贵的一种财富。国际奥委会罗格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致辞时曾说:“我还要感谢成千上万、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没有他们,这一切都不可能实现。”
不知道这位“咆哮姐”能否同“微笑姐”走红中国一样走红英伦,但希望她的故事能有人知道。她也会告诉你,对于伦敦奥运会,也许英国人表现出的淡定令人惊异,但这并不等于他们缺少热情。(完)2012/07/28 03:25
此稿为新华社体育专线稿件,严禁转载。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