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真的来了!一个4年才一次的大派对开始了。
不管此前,伦敦遭受了怎样的质疑,但现在奥运会开幕了,这里成为了全世界瞩目的焦点,这里成为体育精英荟萃的舞台,这里是一个竞技场,又是一个大乐园。
奥运会,有什么?当然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要有爱,要有乐。
对于中国人来说,奥运曾是一种展示民族力量的绝佳场所。在那里,我们收获感动,我们收获泪水。
如今,北京奥运会已经过去4年。在这4年中,我们发现,金牌或许没有以前想象的那么重要;我们更加发现,奥运金牌榜头名,不代表体育实力榜的头名;甚至我们清醒地意识到,从某种意义上说,多一点金牌,不如多一点跑道,多一点场馆,多一点健康,或者多一点快乐。
以前,我们推崇“金牌至上”,但如今,中国体育代表团都在讲,“淡化金牌意识”。这种思想的转变,是对一度被扭曲的中国体育定位进行纠正,是体育圈内人的觉醒,更是老百姓的诉求。
奥运会来到伦敦,市民普遍冷淡待之,但是骨子里,他们又是奥运精神的践行者。现代奥林匹克的发起人,不是顾拜旦,而是英国文洛克小镇的一个医生布鲁克斯。英国人在玩耍取乐中,为这个现代社会创造了很多东西。比如乒乓球,比如羽毛球,比如现代足球……
英国人爱体育。伦敦地处北半球高纬度,昼长夜短,早上五六点,伦敦人就爬起来,在林荫小道上奔跑,他们说很享受。走在大街上,那些骑车一族,是这个城市流动的风景。伦敦的路不宽,没有一条路像南宁的民族大道那样,但是这里,几乎每条路都有自行车道。机动车在路上狂奔,自行车在专用线内飞驰,互不干涉,各得其乐。晚上,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总爱到酒吧喝上一杯,酒不是重点,重点是当晚电视里的球赛。他们爱运动,懂运动,所以更容易享受到运动带来的快乐和激情。
英国人是一个兼具理性与感性的民族,他们的工作忙碌而严谨,但生活又是休闲而惬意。与中国人爱凑饭局类似的是,英国人热爱派对,热爱分享快乐。现在,他们要办一个全球瞩目的奥运派对。东道主说,这个我擅长,你就好好享受吧!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