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不是“差距”
八万人的《HEY JUDE》大合唱终于慢慢停息,当全球亿万电视观众按下遥控器之后在兴奋中沉沉睡去时,我和来自全世界的数千名记者仍然在伦敦碗附近排超长的队伍等媒体大巴,再等路线不熟悉的司机磕磕巴巴地送到伦敦市中心目的地,在伦敦时间凌晨3点狼吞虎咽,吃下的不知道算是前一天的晚饭还是第二天的早饭,然后迅速入睡准备第二天一大早去郊区的射击赛场目睹首金诞生……
一切都像一场梦。
上午8点,当我坐在前往赛场的轻轨上,还是忍不住回忆昨天那场开幕式。在现场那样的环境当中,大多数人难免会说些过头话、会做些不够恰如其分的比较。除了“精彩绝伦”这四个字无需更改,我想,给自己一点时间,让自己从瞬间的刺激和兴奋,猝不及防的震撼、巨大的文化差异等诸多因素中渐渐摆脱出来,或许会给这场开幕式一个更恰如其分的评价。
如今的英国,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日不落帝国了,过去的半个多世纪,国土萎缩、经济低迷、国防削弱,唯有文化还让他们有足够的自信心,让他们有着足够的民族自豪感(虽然苏格兰人未必同意)。现在,英国《卫报》的评价已经被网友引为经典,“从田园牧歌到炊烟绕梁,从工业革命到网络时代,丹尼-博伊尔执导的开幕式充满着顽固的轻率,迷人的荒诞不经,触及心底的感动和令人惊喜的震撼无比。”当然,卫报的评价本身就是一个标准的英国式文体:轻描淡写的自嘲加上并不掩饰的自信。
在网络上、尤其是在微博上,北京和伦敦两个开幕式的比较已经成为热门词,开销、效果、震撼度……记者也曾热心参与其中。中国人喜欢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如果是100米比赛,当然非得分出胜负不可,但是开幕式也要去比较,何苦来哉?北京VS伦敦,张艺谋VS博伊尔,如何比较?虽然开幕式的总导演是张艺谋,但产品质量并不全是由张艺谋决定。导演承载的任务不一样,创作自由度不一样,公众的期望值也不一样。再说同样一个导演,给巴西和瑞典拍摄纪录片,难道会拍得一模一样?
所以,没有必要非把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说成“差距”。执着于比较的人,不管动机是可以提高自己抑或贬低自己,其实都大可不必。奥运会都只不过是一场GAME,开幕式的话题能说到天上去?说到底,英国作为东道主,有权力选择自己的待客礼数,而“客随主便”是中国人的老礼,如果你对英国近现代文化了解并喜爱的人,这场开幕式会让你如饮陈酿美酒,如果不了解的人,大可一笑了之,就好像四年前开幕式上让我们心醉的水墨山水,可能很多老外也可能面面相觑,何须口出恶评?
今天中午,罗格出现在射击赛场为易思玲颁奖,少不了也要被问及对开幕式的评价,他郑重其实地说道,“不同时间、不同国家的开幕式,不需要去做比较。”或许这只是一句标准的官方话语,但同样有可能这就是包括罗格在内的很多人的真实想法。全国日报-搜狐奥运联合报道团 孙庆
(来源:新华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