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思玲摘取了2012年奥运会中国代表团首金,对于这位23岁的小姑娘来说,这枚金牌象征着她成为奥运会和世锦赛的双冠王。而对于中国代表团来说,这枚金牌则打开了中国代表团的夺金之旅。我们来细细品味一下中国代表团的首金,鉴于首金的价值和作用,我们应该多了解这枚金牌背后的价值和意义。
首金打开胜利之门
中国人有句俗话,万事开头难,意思是任何一件事情,开头是最艰难的。比如建房屋,打地基是最艰难亦是最复杂的工作,比如作画,构思和落下的第一笔是最艰难的。在冷兵器时代,先锋的作用非常明确,就是用胜利激励整支部队,在《三国志》中,当关羽张飞黄忠死去后,魏延就是蜀汉政权的先锋大将,尽管诸葛亮对魏延一向采取打压策略,但在他驻守汉中时,一直使用魏延作先锋大将,原因很简单,魏延勇猛,为先锋大将时胜率极高,对于军队的士气有鼓励作用。
若先锋大将失败或被斩,轻则军队士气受挫,重则战役布置受到严重打击,可能直接导致一场战役的失败。先锋的作用是,他们是决定战役走势的第一力量,他们是决定双方成败的第一个关键棋子。
中国人对于先锋大将的认知态度和对于事物开头的认知态度,反应了中国人的一个心理,即对事物开启时有强烈的心理暗示。若开头顺利,则会认为,整件事情都会非常顺利;若事情的开头失败,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极负面的心理暗示,预示着随后的事情将不会太顺。
这种心理产生了一系列的行为,比如对于事物开头的重视。中国人认为新年应该有新气象,其想法的基础正是产生于对事物开头的重视。如果说重视房屋地基质量具有典型的现实意义,那么中国商人习惯于在农历正月里的第一个营业日燃放鞭炮,就是彻彻底底的心理暗示带来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行为,他们希望用鞭炮的响声开启新的一年。这种心理暗示行为具有传染性,是在过去三千的历史中一点点的沉淀积累下来的。
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个强大的神灵,更没有祭司群体的出现。秦以法家治国,皇帝具有独裁权,汉武帝以儒家治国,他就必须通过神话自己来强调自己权力的合法性。当皇帝拥有独裁权时,他肯定不会将手中权力下放给某位神灵。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若无明确的神灵崇拜(保护),普通人、尤其是社会底层的百姓就必须创造出各种能够让其心灵充满安全感的心理暗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对于事物开头的重视,在中国人的世界里产生了,新年要穿新衣,新年第一次营业要放鞭炮,就是这种重视的体现。
中国人同样很重视一件事情的结尾,但对结尾的重视却具有典型的现实意义。比如辛苦耕种一年,春季播种,夏季收获,夏末再播种,秋季收获,若秋季丰收,则代表着一年异常顺利,对于普通农人来说,这是一年最好的回报。中国人对于事情结尾的重视具有现实意义,是农业文明的一种必然产物。
对于参加奥运会的体育强国来说,冲击第一枚金牌的选手,即相当于中国古代战场上的先锋大将。对于中国奥运代表团来说,首金的意义重大。
首金是整个奥运代表团最为重要的一枚金牌,原因很简单,越早获得首金,整个代表团的压力越小。对于参加奥运会的中国代表团来说,他们在参赛前就制订出夺金计划和目标,对于最终可能夺取的金牌数,在参加奥运会前已有估算。第一枚金牌若迟迟不能到手,就必然会影响中国奥运代表团的夺金计划,并可能产生一系列负面的连锁反应。
这是首金对于中国奥运代表团的现实意义,抽象的意义是,第一枚金牌越早到手,对于后来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来说心理压力越小,从而加大了他们夺牌甚至是冲金的可能性。首金对于中国奥运代表团具有这样的作用:第一是宏观作用,这枚金牌到手的早晚程度将影响到中国奥运代表团的夺金计划和目标,第二是微观及心理暗示作用,这个作用将影响到每一名可能夺牌的中国代表团运动员。
看到这里,我们应明白易思玲首金的价值,她的金牌打开了中国运动员夺金的大门,也正是由于她的这枚金牌,王明娟又在女举项目中为中国代表团夺得了第二枚金牌。
二:首金的英雄主义
在中国的奥运历史上,能够被铭记住的奥运冠军有以下四种:夺得当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第一枚金牌的选手;在夺金过程中屡破纪录的选手;面对裁判不公正判罚(跳水、体操、柔道)凭借着自己完美表现夺得冠军的选手;团体或者传统优势项目夺冠选手。
这四类夺冠选手中,在夺金过程中屡破世界纪录的选手多为举重选手,他们会被记住,但无法成为普世的英雄,因为对于他们的宣传仅限于夺冠的那一天;面对裁判不公而勇夺冠军的选手,会成为一个英雄人物;团体或者传统优势项目上夺冠的选手,前者是依靠整体的力量夺取的冠军,很难出现个人英雄,后者虽会被大量报道,但因为是中国的传统优势项目,夺冠会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而夺得首金的运动员,他们则肯定被认为是一位英雄,因为他们"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完成了一次对荣誉的征服"。
站在这个角度来看,只有首金运动员以及在裁判不公正判罚下勇夺冠军的运动员才是英雄,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很少有人能够在裁判的不公正判罚下夺金,在这种情况下,首金运动员,最有可能是奥运会上真正的英难。比如杜丽,她在2004年奥运会夺金后,其夺金后的英雄效应一直延续到本届奥运会上,归根到底,这就是首金的英雄效应。
首金究竟有什么样的英雄效应?
一旦奥运会进入比赛日,对于体育大国来说唯一的目标就是夺取金牌。对于中国代表团来说,他们的目标就是越早夺金越好,夺得第一枚金牌后,他们就完成了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目标;对于中国观众来说,他们认为首金是冒着最大压力夺取的金牌,是打开所有金牌大门的钥匙,当然,这是一种感性的认识,但这种感性认识却使首金运动员被自然的套上了英雄的光环。
此外,轻松的首金和艰难的首金给观众的感觉并不一样。轻松夺得首金的运动员更容易成为英雄,而艰难夺得首金的运动员身上的英雄色彩要淡一些。
这是中国一个非常有趣的传统,轻松夺得金牌的人,表明他准备充分,依靠实力和良好的准备,轻松战胜对手;而艰难夺得金牌的人,可能准备的不够充分,也可能实力不如对方,最终逆转取胜,缺少霸气。易思玲虽然是逆转取胜,但在参赛前,她就被认为是夺金热目,出现逆转不是因为她的实力要弱于对手,而是因为对手的发挥过于出色,但还是被她赶上并超出了,这是普通人的基本想法,这种想法带有一种强迫的固定模式,但拥有这种想法的人实在很多。
轻松夺得的首金还容易让人产生这样的联想,接下来中国代表团将势如破竹,不断取得金牌,当回顾整个奥运会的夺金史时,会发现那枚轻松的首金起到了强大的激励作用。正是有这种心态,才让首金运动员成为不折不扣的英雄,尽管这种英雄具有中国特色的功利性,但所有人都无法否认的是,这种功利的英雄主义已经成为中国人对奥运夺金运动员的一种普遍认识。
(搜狐体育 海燕)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