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奥运不用盖新馆 英国人懂物尽其用
2012年07月29日10:02
来源: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作者:周康梁
周康梁
2012 伦敦奥运会的主要赛场分布在三个区域,分别是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和河滨区。其中,奥林匹克公园是新建的,在伦敦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如此集中地建设过这么多专业运动设施,沿一条河谷两侧分布着主体育场“伦敦碗”、水上运动中心、篮球馆、手球馆、曲棍球场、水球馆和室内赛车场。主办者希望新建场馆与过去留下的世界级赛场一起成为“伦敦体育运动未来”的遗产。
除了奥林匹克公园全部是新建场馆外,其余两处都是利用已有场馆和场地,经过精心安排的,不少场地是伦敦旅游必去的景点。英国人很擅长将它们转化为被古老建筑和氛围簇拥的赛场,让历史文化成为比赛的背景。比如位于中心区,始于1745年的“皇家骑兵卫队阅兵场”,与唐宁街10号英国首相官邸比邻,奥运期间会铺满沙子,变身为都市里的“海滩”,上演沙滩排球比赛。温布尔顿网球场、温布利体育场、伦敦大板球场在全球体育迷和运动员心目中都是各自运动项目的圣地。
伦敦西部“霸气”的温布利体育场旁边,还有一座外表看起来其貌不扬的建筑温布利体育馆,它是本次奥运会场馆中唯一承办过1948年伦敦奥运会的场馆,2012年奥运会的羽毛球比赛就在这座有78年历史的“古董”赛场中进行。
马术和现代五项赛场在具有580年历史的格林尼治公园举行,这里是伦敦最古老的皇家狩猎场和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时间的划分基准就在不远处小山坡上的格林尼治天文台;皇家炮团军营自然是手枪和步枪比赛的最佳地点;建于1673年的皇家海德公园有大片水域,适合三项全能和马拉松游泳项目,大片绿地更能在比赛期间举行各种户外文化活动。
伦敦很多场馆都是多功能的,集展览、会议、演出、比赛于一体,经过简单重组就能转换用途,给组委会提供了很大选择余地。排球比赛安排在建于1937年的伯爵展览中心,它也是伦敦最大的会展场所之一;ExCel会展中心毗邻泰晤士河,旁边是皇家维多利亚船坞,视野开阔,风光旖旎,承办拳击、击剑、柔道、跆拳道、乒乓球、举重、摔跤等项目;“O2千禧巨蛋”是泰晤士河边的标志性建筑,曾经作为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的伦敦站的重点,2012年是此次艺术体操、蹦床和篮球决赛场地。
如此看来,办一届奥运会还真不用盖这么多新场馆,这主要得益于英国大型公共建筑设计往往具备多功能化的特点和传统,还有就是英国人务实的作风,省钱、省地,还提高使用效率。甭管别人怎么看待,物尽其用,英国人明白“日不落帝国”的国家形象和民族自信不是靠烧钱能得来的。
(作者系深圳特区报伦敦特约撰稿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