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6点,伦敦奥运会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在伦敦皇家炮兵军营射击馆开战。最终中国选手易思玲总成绩502.9环获得冠军。这不仅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中的首枚金牌,同时也是伦敦奥运会的首枚金牌。
两年来,人们只看到这个23岁的湖南姑娘在赛场上屡次夺金,而只有她一人知道,赛场外是如何一夜一夜失眠。对于易思玲来说,两年来最盼望的事情,就是在伦敦奥运会上获得首金,给各方一个交代,然后能像成名前那样,每天都可以睡个好觉。如今她终成正果夺得奥运会冠军,而这块金牌来得实在是不容易。
奥运金牌来之不易
2010年在德国慕尼黑,易思玲首次征战世界锦标赛,便一举打破世界纪录,以505.6环的战绩站在10米气步枪的世界之巅。4个月后,广州亚运会,易思玲一天内囊括10米气步枪个人、资格赛团体两块金牌,国人为之一片欢呼。她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全国各大媒体,并且往往伴随着“小杜丽”、“美女枪手”的美誉。
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她的睡眠出现了问题。她至今清楚记得,亚运会比赛的前一天,广东领导做赛前动员时说:“明天10米气步枪这块金牌必须拿下!因为射击队要靠它拿开门红。”那一刻,她才体会到,原来手中的枪打出去,会有这么多的附加意义。原本活泼、开朗的20岁女孩,开始变得心事重重,接下来的日子她就开始失眠了。
从那以后,能平静地睡个好觉就成为她特别奢侈的事情。“都凌晨3点了,还是睡不着。”3月13日奥运选拔赛当天,易思玲这样描述前晚的失眠。而这样的日子,早已经不是第一次。2011年3月,易思玲在悉尼站无缘决赛,有些流年不利的征兆。虽然此后5月份的美国站世界杯和9月份的波兰世界杯总决赛,她都有惊无险地站在10米气步枪的冠军领奖台,但这些仍没能让她改善自己的睡眠。每场大赛过后,她对记者表达的愿望常常是:可以睡个安稳觉了。为了能睡好,她开始主动躲开记者的采访,开始回避与杜丽的比较,开始向师父张秋萍和队医求助心理指导。
“此易”夺冠最感谢“彼易”
当易思玲还是一个小女孩儿时,怎么也不会想到,她有一天会为睡不着而苦恼。1989年出生的她和同龄人没什么两样,喜爱唱歌、跳舞,希望有一天可以站在一个大大的舞台上。父亲易泽军早年下岗,和妻子一道在湖南桂阳当地经营一个小饭馆儿,虽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但对于女儿的要求,往往也是有求必应。易思玲课外去学舞蹈、练田径,他们心里不大情愿,但最后都答应了。因此,童年对易思玲来说,称得上无忧无虑。
小学六年级时,随着一个陌生人的到来,易思玲的人生经历了第一个大的转折。这天,湖南郴州体校射击教练龙寿柏到桂阳挑选“苗子”,发给班上每个小同学一个专用的“平面”,然后让大家从下到上叠子弹壳——这是射击选才中测试身体稳定性的常见方法。易思玲记得,当时多数同学只能叠3个,而她初试身手就叠了7个。龙教练大为惊叹,便将易思玲带往郴州,为她实现了一条冠军之路。
但在赛后,易思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首金的压力,媒体、观众的压力让自己很紧张,她在面对镜头的时候高呼“爸爸我爱你”。看来,这位小将最想表达的是对父亲的感激。
别再叫我“小杜丽”
随着伦敦奥运会第一金的名花有主,年仅23岁的易思玲已经是集奥运会、亚运会、世锦赛、全运会于一身的“大满贯”得主,这份荣誉使她俨然成为中国女子射击队新任领军人物,将“小杜丽 ”的称号远远甩在身后。
对于很多年轻的射击运动员来说,杜丽是她们憧憬的对象,易思玲也不例外:“杜丽姐一直是榜样,我要学习她的霸气和冷静。”很多人都把她当作杜丽的接班人,甚至给了她一个再直白不过的外号:“小杜丽”。作为一名“后辈”,易思玲一直向着杜丽的方向努力着,也一直避免着人们拿她俩进行比较,谦逊的态度也是易思玲的标签之一。在获得全运会冠军之后,她就表示:“杜丽姐是我的偶像,我还差很多呢。”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世界锦标赛中,易思玲一举打破世界纪录并获得冠军,当提及这个话题,她依旧表达了对前辈的敬仰:“我的成绩还不能跟杜丽姐比,我现在做好我应该做的才最重要。”
确实,易思玲和杜丽有着太多相似的地方:甜美的长相,十米气步枪方面的优秀表现,以及众多的荣誉。赛后,易思玲在接受采访时很直接地表达了一个观点——配不上“小杜丽”这个外号:“如果叫我‘小杜丽’,压力挺大的,我还配不上。它只是个外号,其实我想做好真实的自己,希望让大家记住,我叫——易思玲。”
如果说,之前“小杜丽”的外号是对她寄予厚望的写照,那么从现在开始,这个称谓已经可以忽略。因为王者永远不需要“小”或者“第二”这样的字眼来修饰。当几年后,又一名希望之星升起的时候,也许我们会冠以“小易思玲”这样的称谓来缅怀这个时代。
本报记者黄硕采写整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