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29日奥运专电(记者吴书光)伦敦奥运会首日,孙杨成为第一个站上奥运冠军领奖台的中国男子游泳选手。在遥远的中国,一股“孙杨热”已然四散开来,但这股热潮需要一点冷思考。
孙杨夺冠是中国游泳的喜事,提升了中国男子游泳项目的国际地位,但某种意义上说,孙杨之所以大热,是因为男子游泳项目上中国人夺金机会太少,因此“孙杨热”需要冷思考。
当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中国女子游泳“五朵金花”大放异彩的时候,中国男子只有个别几人能够参加奥运会。直到北京奥运会,名将张琳才为中国男子游泳实现突破,他在400米自由泳中夺得银牌,也成为中国男子游泳在北京奥运会的唯一奖牌得主。在2009年罗马世锦赛上,张琳又创造了8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摘取金牌,成为中国男子游泳第一人。
有人称孙杨伦敦夺金堪比刘翔雅典的胜利,而这恰好凸显了中国在游泳和田径这两个基础项目上的薄弱。一般说来,田径、游泳等基础项目的强弱决定着一个国家是否是体育强国。显然,与欧美等国家相比,中国是体育大国、金牌大国,但还称不上体育强国,因此“孙杨热”需要冷思考。
“孙杨热”的冷思考,并不是要否定孙杨的成就,而是要思考孙杨之后怎么办,要思考如何培养出更多的“孙杨”“刘翔”,改变中国人在游泳、田径等基础项目上后备人才不足的现状。
“孙杨热”的冷思考,要思考为何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男子游泳健将层出不穷,为何美国有那么多的田径传奇,是什么样的训练和选拔机制,造就了索普、菲尔普斯、鲍威尔、奥利弗等。
“孙杨热”的冷思考,要思考如何普及游泳、田径等运动,带动群众体育的发展,只要群众体育发展好了,奥运金牌还远吗?(完)2012/07/29 23:38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