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母队17年来,吴敏霞头发长了,个子高了,年纪大了,回家的次数少之又少,但那份同上海跳水队的感情,愈发浓厚。
昨晚10时,在上海游泳馆内,上海跳水队全队通过电视转播,见证了吴敏霞奥运三连冠的奇迹。那些陪伴在她身边的师长和朋友,为她高兴。
从未提退役
27岁的吴敏霞进入上海跳水一线队已有17年,是队里当之无愧的大姐。这个年纪仍坚守一线的,只此一人。连她的上海队双人搭档姚信轶,比她小3岁,也已退役3年,现在是上海队教练。
吴敏霞的坚持,让姚信轶佩服。姚信轶记得很清楚,吴敏霞从未将“退役”两字说出口。“2009年我退役时,她发来一条短信——人生路很长,在运动员和教练之间转换好角色,很关键……”可吴敏霞自己的未来,何去何从,却从未提起过。
或许是天生乐观吧,两人在一起谈论的话题,总是很轻松。“外界总喜欢拿她和其他人做比较,从郭晶晶到何姿,但她从来不当回事。我们之间,从不会去谈这些。”
倒是大姐吴敏霞总是主动关心姚信轶。“当我告诉她我恋爱了,她很高兴,可她自己的人生大事,还没考虑过。当她出国比赛时,她会想着给我带礼物。而关于她自己,她只晓得埋头苦练。”姚信轶说。
从不耍大牌
在上海游泳队所在的东亚大厦的走道里,挂着一排照片。赵沁心坦言,是看着吴敏霞的照片长大的。8年前的照片,短发的吴敏霞,在倒香槟,庆祝雅典奥运会夺冠,身旁,是郭晶晶。赵沁心总觉得,偶像吴敏霞,是遥不可及的。小吴敏霞6岁的赵沁心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能成为吴敏霞的双人搭档,有一天能夺得全运会金牌。“我第一次和她配对,是2009年上半年的全国比赛。可以说是拉郎配,没在一起合练过一分钟,直接就上了。”自然,缺乏经验的赵沁心,表现有一些瑕疵,两人没能拿第一。“记忆里,吴敏霞从来不会责怪我,在她身边,我有一种安全感。”赵沁心发现,年龄不是距离,吴敏霞从不耍大牌,甚至在起跳前,吴敏霞会主动开一个小玩笑,缓解赵沁心的压力。
昨晚的比赛,赵沁心很激动,“明年再战全运会,我有信心。”
没刻意领军
“有了!”聂玉弟握拳,轻轻喊道。紧皱的双眉,终于舒展,这才对着身旁的朋友夸赞道:“前无古人,她是中国跳水界第一个三连冠。”
聂玉弟是上海一线队教练,虽没有手把手教过吴敏霞,但这些年,一直陪伴在她身边。“她10岁进队时,我就认识她了,这些年我在国家队,本以为可以照顾她一下,但她很独立,这令我很欣慰。”
聂玉弟说,比起8年前第一次夺得奥运金牌,吴敏霞的成熟,由内而外。“你只要看她今天宠辱不惊的表现,就能感受到了。”是的,吴敏霞跳完最后一跳,平静地走进放松池,只是微微笑着,而搭档何姿,早已激动得红了眼眶。
只想着别人
上海跳水队领队史美琴透露了一个细节。就在出征前,吴敏霞腰和膝盖的老伤一度影响了她的备战,“当时她调整了一下,我们也派上海队的医生去了北京,和国家队的医生一起为她治疗,希望用针灸缓解她的伤情,虽然说无法根治,但保证她以良好的状态出征伦敦。”
史美琴没料到,手下的徒弟们,一茬接一茬更替,唯有吴敏霞,始终都在。
去年10月国家队放假,是吴敏霞出征伦敦前最后一次回沪,恰逢吴敏霞27岁生日。于是,生日宴就在上海队里度过了。“她回来除了家人,就一定会来队里,看看小队员们的训练。”
奥运前,伦敦奥组委邀请吴敏霞当推广大使,并让她推荐一些孩子赴英国交流。吴敏霞毫不犹豫就想到了自己的小师弟小师妹,让那些来自母校光启小学和上海队的孩子们第一次走出国门,感受奥运气氛。
本报记者 陶邢莹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