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7月30日,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乒乓球比赛开始第三轮的争夺。本场比赛,王皓以11-3、8-11、11-9、11-8、11-9的比分取得胜利。
老将传奇
奥地利老将施拉格是2003年的世锦赛冠军,今年39岁的依然能站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可谓是个传奇。
施拉格属于典型的东欧人的形象,外型高达硬朗,金色的头发,蓝色的眼睛,虽然现在已是是39岁的“老男孩”,但我们依稀还能看到施拉格年轻时倾倒万千少女的英姿。
刘国梁坐立不安
由于绝对实力上不如王皓,所以在比赛中,施拉格的变化很多,属于“游击战”的打法,这样的战术也在第二局的时候显露成效,王皓明显对这样的打法准备不足,导致在比赛的前半段处于落后的不利形势。最终,施拉格一鼓作气,在第二局的比赛中,以11-8扳回一局。
场边的刘国梁显得有点着急,让王皓的回球尽量“自然点”,不要跟着施拉格的节奏走,使得动作变形。
第三局比赛,王皓首先取得了4-0的领先,随后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让施拉格连追4分,场边的刘国梁十分焦急,稍显坐立不安,并不断通过鼓掌的方式鼓励自己的弟子。
果断的暂停
第四局比赛,逐渐进入状态的王皓开始掌握场上的主动,用他的节奏带着施拉格走,越大越顺的王皓也变得自信起来,而老将施拉格则在一次次的失误中变得焦急,很无奈自己的场上的表现。
第四局比赛的后半段,王皓在手握6个局点的情况下出现了一些保守的情况,施拉格连得3分,将比分迫近。见状,刘国梁果断叫暂停,在战术布置中,刘国梁让王皓一定不要保守,该出手就出手。回到场地之后,王皓果断出手,以11-8收获胜利。
马琳成为“座上宾”
场边的观众席中,我们发现了马琳,不知道此时他在看比赛时的心情怎么样,从观察中,我们发现,马琳会看不时看场地内的动态,也不时的将视线转移开内场,也有时会闭上眼睛冥想一会儿,也许此时的他真的无法直视自己现在的处境,心里一定是百转千回。
徐寅生到场助威
前国际乒联主席,终身名誉国际乒联主席徐寅生到场为王皓助威。
徐寅生1938年生于上海,他祖籍江苏苏州。1959年,徐寅生成为国家乒乓球集训队选手。作为中国乒乓球届“三巨头”之一的徐寅生。在他担任国家乒联主席期间,为乒乓球运动进入奥运会大家庭立下了汗马功劳,并积极推动了40mm大球取代38mm小球。为了乒乓球运动将来能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1999年徐寅生自动放弃连任国际乒联主席,如今,他担任中国乒协主席和《乒乓世界》杂志的主编。
(搜狐体育 芝华士兑绿茶)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