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举重“不能承受之重”
全国日报-搜狐奥运联合报道团 朱凯
吴景彪的最后一把,只要举起161公斤,就可以拿到金牌。
他把杠铃提到肩部,奋勇发力,杠铃已经举到头顶,然而他没能顶住,在已经失控的情况下,他一度还想坚持,杠铃砸下时,他一屁股瘫坐在了台上,险些受伤。吴景彪在中国队“必保”的男子56公斤级别痛失金牌,赛后,吴景彪痛苦不已,泣不成声……
吴景彪之前,周俊在女子53公斤级抓举比赛中因神情紧张,连续3次没能举起95公斤的杠铃,交出了号称梦之队的中国女子举重队在奥运会历史上的第一张“白卷”。
中国举重队在伦敦奥运会第二天的表现让舆论炸开了锅。是什么,让队员有如此大的压力?他们的背后,揭示的却是中国举重“不能承受之重”。
功利体育致“吴景彪痛苦道歉”
走下举重台的吴景彪情绪激动,对着摄像机连鞠三个躬,他满含泪水地说道:“我有愧于祖国,我有愧于中国举重队,有愧于所有关心我的人。对不起大家!”
这样的道歉,令人匪夷所思。体育竞赛本来就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一枚奥运银牌已经很了不起,况且相比这次获得金牌的朝鲜选手严润哲,吴景彪本就没有绝对的优势。
如果获得奥运会银牌就要向各方道歉,那么大部分与奖牌无缘的参赛选手又当如何?
这显然是功利体育在作怪。在北京奥运会夺得8块金牌的中国举重队,赛前就制定了伦敦奥运会完成金牌“保三争四”的任务。被一致看好的吴景彪承担了“必保”任务。在这样的压力下,吴景彪保金未果,银牌就意味着失败,自然觉得无颜以对。
在这个夜晚,吴景彪再次让人感受到了中国体育这种“病态”的金牌情结,可怕、可悲甚至是可憎。
平衡选拔导演“周俊0分怪现象”
因报名成绩在所有18名选手中最低,周俊率先出战。95公斤的开把重量,对于周俊而言,也并非难以逾越。但是,一切的努力和调整,都不能缓解这员小将的紧张情绪。周俊的0分,让舆论哗然。
在奥运会历史上,实力雄厚的中国女子举重还从未遭遇过这般惨痛的失利。人们不禁要问,在人才济济的中国女子举重队,这个年仅17岁且只有一次成人比赛经历的周俊为何会出现在奥运赛场?
面对记者的采访,周俊曾几次停下脚步,欲言又止,但最终还是一言不发,转身而去。此时此刻,我们清晰地感受到了这个小姑娘的失落与无助。
毫无疑问,周俊是无辜的。国家体育总局举摔柔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马文广透露,选择周俊并非国家队的初衷,而是湖北体育局的意见。53公斤级奥运选拔赛冠军是湖北的纪静,这个奥运名额就属于湖北。湖北体育局认为周俊近期练得比纪静好,她也是湖北的运动员,我们只能尊重湖北体育局的意见。几乎每隔四年,类似“冤案”就会集体上演,这已成中国体坛常见的戏码。
当周俊以“牺牲品”的角色在伦敦奥运会上演了这场“0分怪现象”,这背后的中国举重在选拔机制、省市平衡、补偿照顾等多方面深层次的问题,也该引起有关人士的深刻反思。(本报伦敦7月30日电)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