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问周俊溃败之谜
英国当地时间29日,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举重53公斤级的赛场上发生了令人惊叹的一幕——代表中国出战的选手周俊三次抓举95公斤失败,总成绩为0,创造了我国女子举重选手参加奥运会的历史最差战绩。两天的时间内,国家体育总局重竞技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中国举重队以及周俊本人对这一惨败均闭口不谈、讳莫如深。
在此,我们必须根据所知的事实真相,还原周俊的溃败之谜。
第一问
为什么报名成绩是150公斤?
英国当地时间28日,国际奥委会公布了参加该项目所有选手的报名成绩。令人震惊的是,周俊以150公斤的报名总成绩“遥遥落后”,被编排进B组参赛。根据国际奥委会规定,在举重项目中,如果报名人数超过10人,则根据报名总成绩由高到低分成A、B两组进行比赛,其中A组规定为10人,B组人数不受限制。
对于如此“过分低调”的报名成绩,中国举重队女队教练组组长许敬法的解释是:“之所以把周俊的报名成绩刻意报低一些,是因为她作为年轻队员缺乏大赛经验,担心她因为过度紧张而发挥失常,所以决定让他参加竞争不是很激烈的B组比赛,更有利于她的临场发挥。”
那么,周俊在以往的比赛和平时训练中,究竟是什么水平?在今年4月份的举重亚锦赛中,参加58公斤级的周俊以总成绩220公斤获得该项目季军。而这,也是现年17岁的周俊截止奥运会前参加的最高级别赛事。另外,在奥运会前的备战过程中,周俊曾举起过抓举97公斤、挺举132公斤、总成绩229公斤的个人最好成绩。
这也就意味着,周俊在该项目中是具备争夺奖牌甚至是金牌实力的,完全有能力和最终以总成绩226公斤夺冠的哈萨克斯坦选手祖尔菲亚来一场硬碰硬的攻坚战。纵然没有十足把握战而胜之,但决不至于孱弱得总成绩只有150公斤。
第二问
为什么开把重量是95公斤?
此前在报名成绩中为周俊选择低调的中国举重队在B组比赛中反而意外的高调起来,为周俊在抓举项目中的开把重量就设定为95公斤。这个重量是个什么概念?一,几乎接近周俊平时训练的最高水平;二,该级别冠军获得者祖尔菲亚抓举的最佳成绩。
另外,据周俊在赛后透露,她在后场进行热身抓举92公斤时,腰部感到不适,并用冰敷的方式紧急处理。而此时,其余B组选手已经完成所有抓举比赛,根据规则,中国举重队完全可以降低开把重量,将90公斤或92公斤作为开把重量。可惜最终的结果是,带伤上阵的周俊被钉死在95公斤这个重量上,从而被钉死在了中国女子举重的耻辱柱上。
回顾历史,中国举重队曾经创造了无数次经典的战术案例,如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占旭刚、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陈艳青、唐功红、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龙清泉、张湘祥等等,不一一列举。因此,周俊这次“以最佳成绩作为开把成绩”的搏命战术很令人费解。
第三问
周俊的奥运入场券从何而来?
自从周俊溃败之后,关于她入选奥运阵容的原因众说纷纭,其中外界最流行的一个说法是中国举重队为了维护地方体育局的利益,大搞平衡主义,湖南选手王明娟顶替了“离奇受伤”的湖北选手田源,那作为补偿,53公斤级的名额就落在了湖北省的头上,至于具体人选,则是湖北省体育局决定的事情。于是乎,年仅17岁的周俊就这样“被奥运”了。
对于这种说法,湖北省体育局自认为比窦娥还冤:“周俊是我们为了2016年奥运会向国家输送的年轻选手,这都是有计划、有步骤的。再说了,参加奥运会这样的大事,一个地方体育局能拍板做决定吗?如果我们能有这么大的权力,我们的田源为什么去不了?我们的纪静为什么去不了?”
自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举重列入奥运会正式项目以来,参赛的中国女选手除了李卓在2004年获得了一块银牌外,其余选手一律以金牌凯旋,因此历届奥运会女子举重的人选问题颇为纠结。以本届奥运会的参赛选手为例,王明娟、周俊、李雪英、周璐璐分别来自湖南、湖北、河南、山东四个举重选手输送大省,一个省去一个人——这般平衡功夫,尤胜走钢丝。
第四问
参赛选手为何不是择优录取?
周俊的溃败让所有人想起了另外一个人——该级别世锦赛亚军、奥运会选拔赛冠军湖北运动员纪静。她在哪里?她的落选原因是什么?
在4月份的奥运会选拔赛中,湖北双姝田源、纪静在48公斤级和53公斤级的比赛中双双获得冠军,按照“一锤定音”的比赛规则,如果中国举重队决定参加奥运会这两个级别的比赛,此二人将双双入围。而纪静不能来伦敦,对外的说法是:原因源自于七年前的一次事故——2005年,湖北举重队因出现兴奋剂遭到灭顶之灾,相关责任人遭受处罚,12名运动员遭到禁赛,纪静就是其中之一。不过,纪静早已解禁,并多次参赛国内外大赛以及奥运会选拔赛,因此,用这一点来解释纪静不能来伦敦显然不能令人信服。
对于此事,湖北省体育局还一直抱着一个幻想——既然周俊已经被报进了奥运名单,是不是还可以在最后时刻根据国际奥委会的规定临时将周俊更换为纪静,对此中国举重队的态度也是默认的。可直到中国举重队出征,纪静连办理签证的时间都没有了,湖北省体育局才知道被算计了。在这种情况下,田源“离奇受伤”、纪静被战略性放弃,结果周俊就这样被赶鸭子上架。
4月份的中国举重队奥运选拔赛在山东和福建两地办得轰轰烈烈,吸引了全国媒体的高度重视,所有人都认定这将是中国奥运选拔制度的一次里程碑式的改革。可三个月过去了,田源、纪静两位当时的冠军均作壁上观,当初“择优录取”、“一锤定音”的原则哪里去了?全国日报-搜狐奥运联合报道团 程靳
(来源:湖北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