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手记
无论是爱它还是烦它,有一个事实你不得不承认,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这个星球最大的媒体事件,没有任何其它事物能于同一时间内在发生地聚起如此之多的记者。
在两周时间内,一万余名运动员在各自领域挑战人类的极限。而记者数量远高于此。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参赛运动员从6800增长至11000人左右,而媒体人员的数量则从9200猛增至26000名。
奥运会媒体人员构架,也比运动员体系更复杂。上述26000人涵盖所有为国际奥委会所认可并颁发正式证件的媒体工作人员,其中包括文字记者、摄影记者、专项记者(仅涉及单一项目)、持权传播商、非持权传播商以及人数惊人的奥运会转播团队。准确地说,他们并非都是“记者”,其中亦有编辑、评论员、技术人员等等。在遥远的1984年,中国只获得了70张采访证,如今这个数字飞速增长到约1100,其中,央视转播团队占去800人。
在这26000人以外,另有一拨“非注册记者”。这惯例始于2004年奥运会,雅典市政府专设工作室接待那些未被国际奥委会认可的媒体人员,他们可以自行购票观赛,却无法进入核心区域采访,亦无法享受国际奥委会为记者提供的新闻服务,业内俗称“扫大街”。此次伦敦政府设立了名头听着很大的“伦敦媒体中心”亦属此类,在此间注册的“非注册”媒体人员约为8000。第三类人员被称之为“无注册记者”,他们或是持旅游签证进入主办地,人数无法有效统计。
有趣的是,在伦敦逗留的中国“非注册记者”达到近千人,与正式注册的同国媒体人员数量基本等同。中国媒体对于奥运会的报道重视度,远远超过了除了主办国以外的所有其他国家,达到某种畸形的程度。如马克·霍威尔所说,伦敦媒体中心的设立是希望有更多记者关注伦敦而非比赛。但据我所知,在此间的众多中国记者,大多身负比赛报道任务。可呆在西敏寺边写比赛,与呆在家里又有何区别?除了那个“本报伦敦×月×日专电”的电头。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传统媒体的奥运会报道如何才更吸引人?是所谓的幕后花絮,或者是耸人听闻的独家猛料?在这座晃悠着3万多记者的城市里,真可能那么幸运地扫到新闻?这恐怕不仅仅是那些无奈的新闻记者所需要思考的问题。团队领导自己应该认识到采访的条件及可行性,也不妨想想今天的受众们是否真的还在乎在你的版面上读到金牌或者比赛。
本报特派记者 沈雷
(本报伦敦7月29日专电)
(来源:文汇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