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7月31日凌晨,2012年伦敦奥运会击剑比赛继续第三日较量,女子重剑个人赛铜牌争夺战,现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选手孙玉洁以15-11击败了韩国选手申雅岚,收获了一枚铜牌,这也是中国女子重剑在奥运会个人赛历史的首枚奖牌,这样孙玉洁创造了中国女子重剑队的历史。
这是20岁小将的第一届奥运会,但在四年之前,孙玉洁就对其残酷性有着深刻理解。面对师姐无缘奥运的事实,她曾嚎啕大哭。
2008年北京奥运会由于女子重剑只有个人项目,奥运资格的争夺变得非常激烈。曾携手在2006年世锦赛上首次帮助中国击剑队获得女团冠军成员李娜、张莉、仲维萍和骆晓娟不得不面临残酷的竞争,因为她们中间只有2名选手能够出战。整整一年的奥运积分赛中,四名队员都非常努力,世界排名第一的李娜早早锁定一个名额,年龄最小的骆晓娟很快退出争夺之列,最后的角逐在同为1981年生人的仲维萍和张莉之间展开。
当时的积分赛,16岁的孙玉洁全程参与,虽然她并不是国家队的正式成员,也不用参与奥运积分的争夺,但那种“残酷”给她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尤其是辽宁的同门师姐张莉最后出局,让她痛心不已。
积分赛最后一站在希腊进行,这决定着仲维萍和张莉的命运,然而比赛中,张莉发挥欠佳,未能晋级前8,原本积分占优的她只能眼睁睁的把命运交给仲维萍,而后者一路高歌,最终凭借一枚银牌成功反超获得奥运资格。
“我和张莉姐当时在赛场等结果,我们知道仲维萍出线,张莉姐不能出线时,我哭了。”孙玉洁说,她在赛场毫无顾忌的大哭起来,反倒是张莉强忍没哭,还过去安慰她。“你哭什么啊,别哭了,别哭了,别难过”听见师姐的安慰,小姑娘更难过,“我当时感觉好难受,觉得竞技体育太残酷了。”
回到酒店后,张莉再也忍不住了,她和孙玉洁两人抱头痛哭。那场比赛,让张莉和孙玉洁都刻苦铭心,张莉从此告别国家队,而孙玉洁首次懂得“竞争”的含义。
“原来我对胜负没有这么大的认识,也因为大家年龄比我大,经验比我丰富,我总觉得赢了就是赚了,我输给你也很正常,是我能力不足,经验不足。但是从那一次,我才真正感到原来输赢这么关键,只有几分就可以决定你这几年的付出,决定你能不能去参加奥运会。”孙玉洁说。
不过,生性乐观的“大洁子”并没有就此消沉,她也不会只将目光放在体育残酷的方面,“有输家也就有赢家,谁都想做赢家。体育很残酷,但这是它的魅力所在。”孙玉洁说,她渴望成为赢家,正是如此,在新周期的每次训练和比赛中她都异常努力,2011年,年仅19岁的孙玉洁在世锦赛中收获两枚银牌,而在年底时,她的世界排名已经升至第一位。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