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7月31日凌晨,2012年伦敦奥运会击剑比赛结束女子重剑个人赛的争夺,北京奥运会冠军、德国名将海德曼在决赛中以8-9一剑之差不敌乌克兰选手谢娅金娜,无缘卫冕,最终收获了一枚银牌。
著名的德国击剑运动员布丽塔海德曼出生于德国科隆,而海德曼引人注目的不仅是她靓丽的外表和出色的成绩,她更是为数不多的可以说汉语的选手。当13岁的她读高中时,学校鼓励学生到国外学习一段时间,她把目光投向了中国。作为交换生的她在北京第25中学学习了3个月,也就是在那段时间,她结识了将来奥运赛场上的对手李娜。从15岁开始,海德曼就有了和中国运动员一起训练的经历,更是让她觉得,击剑台另一边的中国人是对手,更是朋友。
她对中国情有独钟,她最喜欢的就是研究中国近代史。随着对中国的了解不断深入,她对中国的感情已经十分深厚。她喜欢吃中国菜,喜欢逛老北京的胡同,她甚至还读过《孙子兵法》。08年奥运会时,她甚至对于如何游北京有着自己的独门秘笈。她曾经这样说过:“中国的历史、宗教、艺术与人文,简直太令人着迷了。”
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她获得了女子重剑团体的银牌,而在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她更是获得了女子个人重剑的金牌。同时海德曼还有个中文名“小月”。
日前,她接受了德国TeamBlog的采访,当被问到奥运会对她来说有什么特别之处时,她是这样回答的:“奥运会时运动氛围会上升到顶点。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众多选手将齐聚一堂。我参加的第一届奥运会是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那对我来说是相当令人激动的一届奥运会,因为所有的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新鲜的。北京奥运会和雅典奥运会又不一样,在08年北京奥运会时获得的奥运冠军使我到达了职业的顶峰。现在开始的伦敦奥运会又将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这一点我十分肯定。”
而对于伦敦奥运会的期望,她相信事情会很不可思议的,在她的第三届奥运会上她一定会带回去第三块奥运奖牌。但是在这种两人竞争的比赛中,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她相信她和她的队伍一定会获得奖牌。当然,这还要根据当天比赛的情况来决定。因此,她不会制定任何具体的目标。
而提到在2011年卡塔尼亚的世锦赛上意外提前出局,面对这样的挫折是如何处理的这个问题时,她是这样回答的:
“在卡塔尼亚世锦赛上意外出局,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新的体验。但即使如此,对于我能如此快的摆脱这种黑暗的日子,我还是感到很惊讶。在那几天之后的团体比赛中我们还是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而且我也恢复了原来的水平。后来,我也想过究竟这是怎么发生的。”
提到奥运会前的准备工作,她认为只是日常的训练加身体的治疗。“现在正处于最后备战阶段的关键时刻,面对任何一点变动我都要适应。直到最近我们才开始真正的进入比赛状态。至少在莱比锡,我们队赢了目前世界排名靠前的中国队和罗马尼亚队,这让我感觉到伦敦奥运会就要到来了!”
而说到上一次在北京奥运会上的获得的金牌,有人问那块金牌会不会是最后一块,这会不会成为她的动力时,她认为其实两者都不是。“获得北京奥运会金牌后,我就不想它了。因此,我也就没有精神上的压力。北京奥运会已经是四年前的事情了,这四年以来发生了不少事情。其实这对于我来说也是一种压力的释放,因为08年奥运冠军这个光环已经过去了。”
至于比赛后的时间安排,是选择观看其他的体育比赛还是选择在伦敦里好好逛逛时。她认为两者都可以。“我们的比赛是在第一周进行。当然在此之前我们要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比赛上。但是在比赛后,我们就能选择自己想看的东西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