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戴玉亮
我住在伦敦大学的学生公寓。这个叫CartwrightGarden的地方,离国王十字和圣潘卡斯火车站非常近,步行仅需5分钟。圣潘卡斯火车站,是著名的欧洲之星列车的国际终点站。高速列车每天从巴黎、里尔、布鲁塞尔等欧洲大陆城市驶入这里,将大量的客流输送到这个孤岛国家,让英国人不再孤单。
车站旁是一个极其奢华的五星级酒店,其奢华不在于紧挨着大英图书馆,而在于它是由一所大教堂改建而成的,外形漂亮得一塌糊涂。本届奥运会,国际田联就住在这里。
翻看著名的孤星旅游指南所出的《伦敦》,在介绍“国王十字和伊斯灵顿”时书上称,“除了大英图书馆和华而不实的圣潘卡斯会所,国王十字区没有太多可看可玩的地方。不过从这儿到伊斯灵顿非常近,那里是阅读《卫报》的中产阶级居住的地方。值得去那儿逛逛,并看看沿Upper街的一些小精品店和饭馆,在艾尔美达剧院(据说拉尔夫·费因斯和凯文·史派西经常在此地演出)看场表演。伊斯灵顿还有一些不错的酒馆,但大多数好的夜总会都靠近国王十字区。提醒一句,国王十字区一直存在着街头妓女,小偷,吸毒和醉汉等问题,天黑后要机灵一点。”
正是看到这最后一句,让我每天在伦敦提心吊胆,忐忑不安,敢情自己这是掉伦敦黑窝里了。那咱上这儿干嘛来了。
来之前一个多月,在北京听外交部欧洲司的同志介绍情况,人家就告诫过我们,说英国经济情况不大好,治安情况令人堪忧,伦敦的青少年黑帮众多,多达数千个。还有一些人晚上喝醉酒闹事,小偷和流氓专找中国人下手,因为中国人有带现金的习惯等等。
刚到这里的第二天,就传出来,一名中国记者被三名假警察一通盘查,然后就丢了1000英镑现金。换算一下,那大约是1万元人民币啊。该记者报警,但伦敦警察说,对不起,报警请预约,把这位记者气得没辙。也是,伦敦警察光奥运会的安保都忙不过来,哪还有空抓小偷。
从7月24日刚到伦敦那天,一直到奥运会开幕那天,从早到晚,我耳朵里响的几乎全是警笛声,隔一二十分钟一次,还经常见到几辆警车首尾相接,呼啸而过,跟好莱坞警匪片里演得一模一样。伦敦的警察得有多忙啊。
开幕式结束后已是伦敦时间午夜零点之后,没坐上媒体班车。我步行半个钟头到西汉姆车站坐轻轨,刚上去时人不多。两站后呼啦啦上来一帮形似印度或巴基斯坦裔的青年,有男有女,穿得挺吓人,还有几个哥们身上文着各种图案。我抱着一大包,身上穿着有中国队图案的鲜黄短风衣,长着一张典型的中国人面孔,身上挂着证。想到孤星指南,想到那些提醒,我的心一哆嗦,下意识地捂住了包。
本次奥运会,伦敦奥组委没有请安保公司负责安保,据说是因为请不起。警察人手又不够,英国人无奈动用了军队。18200名职业军人,比他们派到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队都多得多。就这样,开幕式那天,还是让一名下身蓝裤子、上身红棉袄的高大女子混入了印度代表团的队伍中,还和旗手并肩走在了一起。事后,印度代表团说,这不是我们的人,我们抗议。抗议有啥用啊,晚了三秋了。
(本报伦敦7月30日电)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