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7月31日 第三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英国伦敦展开第三个比赛日的较量。在北格林威治体育馆进行的体操男子团体决赛中,预赛排在第六的中国队实现逆转,以275.997分力克一众强敌,实现两连冠伟业。
那么,这块得来不易的金牌,对于中国体操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让我们纵向观察奥运会体操男团的历史相关。虽然在1896年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有了体操比赛,但其实直到1908年在英国伦敦举行的第四届奥运会,才有了男子团体项目,而瑞典队获得了那次比赛的金牌。而且当时的体操各个单项,甚至包含爬绳、长跑等与如今的自鞍吊跳双单可谓风马牛不相及的旁门项目,比较当时的体操,更多被认为是一种对身体综合能力考核的训练,并没有太多特别专业的项目。
而直到1924年的法国巴黎第六届奥运会上,才正式有了现代体操的影子,但当时的各种器械和规则与如今可谓大相径庭。此外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奥运会停办了几届,目前普遍将1952年的芬兰赫尔辛基奥运会确定为进入当代体现的起点。而在此之前,意大利队前后拿到过四届奥运会的团体金牌,此外,瑞士、德国和芬兰都各拿过一金,表过不提。
从1952年开始,体操开始长足发展,各个项目的训练技术和器械的标准被逐步制定并不断规范。而从那届奥运会开始,苏联队成为第一支进入当代体操范围内,蝉联奥运会团体金牌的队伍。不过到了1960年的意大利罗马奥运会,异军突起的日本体操,开始了长达5届奥运会的团体蝉联。直到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才被苏联队中断这一至今未破的纪录。
不过苏联队没有参加84年的莫斯科奥运会,那届男团冠军归属东道主美国。而在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第第四次拿到团体冠军后,东欧剧变,前苏联解体,而中国队的崛起也打破了原来的格局。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整个80年代苏联队如日中天,但他们其实也只蝉联过一次男团金牌。虽然92年的独联体和96年的俄罗斯,都可谓深得苏联遗风,但毕竟旧貌换新颜,难说蝉联了。
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中国队第一次将金牌收入囊中,可由于04年兵败雅典,日本队时隔28年之后再度尝到团体冠军滋味。不过到了08年,卧薪尝胆的中国队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由于随后规则的修改,尤其是533赛制的实施,其实本届奥运会,中国队因为要应付自08年“钻石一代”三驾马车退役后的人员空缺,已经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参赛。好在苦心人天不负,随着最后一人张成龙顺利结束鞍马成套,中国队以绝对优势第三次摘取奥运会男团金牌的同时。也成为了自日本和苏联之后,第三支在奥运会上实现该团体蝉联的队伍。这个称号看似简单,所蕴含的意义却可谓非凡。
毕竟,在金牌的光芒之下,中国队在近几年的比赛中所暴露出的人才配合和项目配置问题,都已经被摆上台面,必须尽快做出解决。而正是因为有了这枚金牌,让我们有了喘息的时间,能在里约奥运周期里做出尽可能多的尝试,尤其是下个周期的第一次世锦赛团体的较量,将会在2014年的中国南宁举行,满打满算都还有2年的时间,而且目前这批队员中的邹凯、冯喆、张成龙等都是当打之年,不出意外的话都会再战一届奥运,继续为团体三连冠做出贡献。
可以说,这次夺冠的意义,就是将打破由日本保持的奥运五连冠纪录的主动权,牢牢的攥在中国人手中。因为只有接近并打破这个纪录,才是或者能证明中国男子体操队不负“王者之师”荣耀的唯一方法。毕竟,如果是从横向来比,中国男子体操早已达到昔日日本和苏联的位置,在如今的体操赛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搜狐体育 天空狼)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