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的举重奥运冠军祖尔菲娅有一个中国名字:赵常玲。2008年后有了一个哈萨克斯坦名字:祖尔菲娅。这个美丽的外国名字,陪伴她登上了伦敦奥运会领奖台的最高处。
19岁的祖尔菲娅29日在伦敦奥运会上为哈萨克斯坦代表团赢得了伦敦奥运会的第二块金牌,她在53公斤级比赛中以226公斤的总成绩夺冠,并且以131公斤打破挺举世界纪录。这是伦敦奥运会举重开赛以来的第一个新世界纪录。而来自女举“霸主”中国的周俊加油三次试举失败,没有成绩。
站在领奖台上,祖尔菲娅手抚胸口高唱国歌,并且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走下领奖台,她激动地用中文说:“我想到了过去训练中遇到的挫折和艰辛,所以哭了。 ”
虽然操一口流利的中文,但是祖尔菲娅不愿意提起与中国有关的话题。什么时候离开中国的?不知道。家人在哪里?家人在家。
在奥运会举重的历史上,转换国籍的选手也有先例。土耳其举重“神童”穆特鲁原名胡本诺夫,出生在保加利亚,后来获得土耳其国籍,并夺得亚特兰大和雅典两届奥运会金牌,开创了举坛的“穆特鲁时代”。在他之前,同样出生在保加利亚的苏莱曼诺尔古也获得了土耳其国籍,并创造了奥运三连冠的伟业。
据说赵常玲离开中国后,湖南省队教练感到遗憾地说:“赵常玲是个好苗子。 ”这棵好苗子在哈萨克斯坦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这块金牌背后,留给国人太多疑问:祖尔菲娅为何会为他国征战?为何中国这个项目几乎主动放弃?为何这块金牌还牵动着中国人的心?
本组稿件均由首席记者 姚国繁记者 高鹏电自伦敦
身为中国人却代表外国参加比赛,其中的辛酸也许只有“祖尔菲娅”自己知道。 据新浪
身世揭秘
2008年,她成了哈萨克斯坦人
赵常玲1993年出生在永州道县。“从永州出发到道县,要坐两个多小时的车,还要翻过两座大山才能够到达她的家。 ”一位熟悉赵常玲的举重教练介绍说。
在赵常玲11岁时,生活艰难的她迎来了第一次命运改变:她被父母送到了永州市冷水滩学举重。个子小小的她开始阶段并没有表现出过人的天赋,举重对于她来说,只算是一次谋生的方式。 “吃得很好! ”赵常玲说起自己从事举重训练开始阶段的感觉,还是比较兴奋。
真正改变赵常玲命运的时刻发生在2007年,一个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原来这人就是已故的前湖南省永州市体育局局长、国家队教练、曾执法北京奥运会的梁小冬。在看完她训练后,梁局长把赵常玲拉到一边对她说:“小赵,你想参加奥运会、亚运会吗?现在有个机会,这要看你的想法了! ”就这样,出于国际举联的某些需要,梁小冬把国际举联秘书长马文广“养狼计划”告诉了赵常玲,虽然后者不愿离开中国和生她养她的父母,但为了分配利益,也为了出人头地,她就这样被当成一颗棋子离开了家。
2008年初,通过合法手续赵常玲成为了一名哈萨克斯坦人,当时与赵常玲一起走的还有另外一名举重选手姚美丽。从此,赵常玲与马内扎开始承担哈萨克斯坦举重队在世界赛场争金夺银的任务。
如今的祖尔菲娅摘金的同时,代表中国出战的周俊却连有效的总成绩都没有,这样的选择中国举重队是否会后悔呢?
奥运之后
她还是会叫“赵常玲”
赵常玲需要打破只要中国队参赛、其他人就只能争夺银牌的宿命。赵常玲做到了,她成为第二个与中国女子举重在奥运赛场竞争赢得金牌的选手。
根据协定,这届奥运会将是她最后一次代表哈萨克斯坦参加国际赛事,在奥运会之后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赵常玲将回到中国并参加一系列国内比赛——因为不参加国内赛事挣够积分,是不能参加全运会的,至于她会代表哪个省参加全运会,则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个定论,因为她仍需要听从某些人的安排。
这枚金牌不仅仅应该得到哈萨克斯坦人的欢呼,同样也是中国举重队的骄傲,不久的将来她的名字就将变成——赵常玲!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