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的道路还很长,或许还得跌倒,或许还会成功,我今天选择面对它,因为我还有往后的生活与事业,不断总结,不断进步。我还是坚信:‘人在做,天在看’,这一页翻过去,谢谢大家。”
——吴景彪微博
砰、砰、砰”,杠铃掉地,吴景彪瘫软坐地,双手掩面。昨晨,伦敦奥会男子举重56公斤级比赛,被寄予厚望的吴景彪,仅以289公斤的总成绩拿到银牌。
失去金牌的吴景彪赛后痛苦地蹲在地上,情绪久久不能自已。颁奖结束后,吴景彪在接受采访时痛哭流涕,“我对不起祖国,对不起中国举重队”。他的这一举动引发了网络热议,不少网友认为,吴景彪不必太在意金牌得失,奥运精神不是“金牌第一”。
他真的就这么在意!
痛哭流涕,10次鞠躬谢罪
在国内选拔赛,吴景彪PK掉了卫冕冠军龙清泉。但奥运比赛千变万化,谁能料到B组(报名成绩较低且先比赛)的朝鲜选手严润哲,竟然举出了293公斤。奥运会最大夺金热门,只拿到一枚银牌,吴景彪一次次鞠躬道歉,似乎像是个犯了错的孩子。从颁奖结束到新闻发布会上,他一共鞠躬十次,“我对不起祖国,对不起中国举重队”。
吴景彪“声泪俱下”地道歉,让电视机前的观众非常诧异。能够获得奥运会银牌,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了,为什么还要道歉呢?从他承担的责任来说。在北京奥运会夺得8块金牌的中国举重队,赛前就制定了伦敦奥运会完成金牌“保三争四”的任务。被一致看好的吴景彪承担了“必保金牌”的重任。就连吴景彪自己都说:“我的任务就是捍卫中国男举小级别荣誉,该拿的跑不掉!”现在此“金”没有“保”成,吴景彪自然觉得心中有愧。
他为什么这么在意?
金牌“附加值”太大
23岁的吴景彪从11岁开始练习举重,迄今已过12个春秋。12年的积淀就为在奥运会尽情怒放。在吴景彪看来,金牌意味着梦想成真,银牌铜牌只意味着继续努力。尤其是对一个没有市场关注度的项目来说。曾有一位资深举重教练对天府早报记者说,“相比于足球,举重这类项目如果完全推向市场,关注度几乎没有,所以运动员更多的成就感来自于大赛,尤其是奥运会这样的大赛。”
虽然金、银牌只是比赛名次的代表物品,但长期以来,金牌身上已被附着太多的东西。奥运夺金意味着不仅是比赛获胜,还有很多附加值随之而来。
拿北京奥运会拿到首金的女子举重48公斤级的陈燮霞来说,除了国家奖励的35万,还有省市区各奖励的50万,加上企业奖励的130万,以及一套130平米的住宅,最终所得在600万左右。这个收入几乎相当于她的家庭200年收入总和。当然不得不提的是,吴景彪能参加奥运会绝不是代表他个人,这其中关系到很多人,没拿到金牌,对方方面面都“不好交代”,这让他有丢失金牌之外的“额外负担”。
天府早报记者李玥林
[丢金之痛]
微博热议
奥运精神不是“金牌第一”
吴景彪无缘金牌,开始通过微博向外界道歉。“这样的结果有愧于大家,但已成现实我必须面对,虽然说是银牌,但我还是得感谢大家对中国举重队的关注,对我的关心。”吴景彪的致歉微博在网上引起极大反响。体坛周报评论员葛爱平在腾讯微博中表示,“可怜的吴景彪,获得银牌后痛哭致歉。他压力太大,承载的东西太多。他说对不起国家,我认为指的是这个体制。如果他像世界上大多数运动员一样,自己努力训练,通过公开选拔获得参赛资格,银牌不是巨大收获吗?”
未来打算
坚持到里约奥运会
输给了严润哲,吴景彪非常不甘,“我不够强大,没有想到朝鲜选手会有这样的实力。”但23岁的他不打算就此认输,“谢谢大家的关心,我想今后还有机会再好好较量一次。”一位不方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其实也可以理解,奥运会金牌就一个,不是说去了就能拿金牌的。上届菲尔普斯是“八金王”,但这次男子400米混合泳连前三都没进。吴景彪表示,他还会坚持下去,直至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是男人都会面临这个坎,我将继续。接下去跟教练交流一下,看看未来怎么打算。至于未来4年,我还没有计划那么长,可能目前主要时间用来多陪陪父母。”
对手说法
严润哲:我让他们感到害怕
严润哲成为奥运举重史上,首位以B组选手身份夺冠的大力士。拿到金牌后,他透露自己选择在B组比赛是“有预谋”的,根据朝鲜队的战术安排,严润哲被雪藏在水平比较低的B组,目的就是要举出一个其他选手难以企及的重量,让A组其他选手措手不及。“我就是想在B组比赛中举起好成绩,让A组的选手紧张害怕。”严润哲得意地说道。
奥运热评
金牌之外还有精彩
吴景彪哭了,不是喜极而泣,而是悲痛欲绝。不是因为家里有噩耗瞒了他8年,而是他无法接受自己错失金牌的噩耗。
话说吴景彪这张奥运入场券,得来确实不易。以他这样的小身板打败矮粗壮龙清泉,已然是个神话,按理他的成就感到这里就应该得到极大的满足,但他从一开始,就是奔那块金牌去的,想赢,不服输,都正常,但我就不懂了,你那杠铃滑下来,又没砸到谁的脚,有什么对不起的?你把你那腰杆挺直了,吴景彪!你不欠谁的金牌!你第一次参加奥运就拿到银牌,你一人之下,世界之上,这有什么好愧疚的?你拿个第二就觉得无颜江东父老,你让人家第三、第十的情何以堪?
还有周俊,抓了3次,都没举起那个横在面前的95公斤杠铃。她的崩溃,想必远比吴景彪更甚。而走下赛场,面对长枪短炮的10分钟,那种难堪,花10年也未必忘得掉。所有人都在问她,为什么举不起?但最该问的,应该是,为什么站在这里的会是你?中国举重协会主席马文广承认,周俊的入选违背了当初国家队的奥运会选拔办法,一个举重队里最弱势的选手,被推出来挑战最强大的对手,你输不是你的错,谁让你来的才是错?
中国队的金牌量以前我觉得是荣耀,现在我觉得是毒药。某些官员,拜托你别再说什么“金牌少了老百姓不答应”,我们不答应的是,你们的关怀太少了。请问,丢掉的奖牌可以下次拿回来,吴景彪丢掉的信心,如何重新找回来?周俊抓不起杠铃会不会从此也抓不起生命?17岁无法承受之重,是不是要拿一辈子偿还?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