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情英吉利
另一个赛场
奥运比赛很精彩,但观看的时候,总被杂念打扰。每当中国选手夺得金牌,你总会不自觉地想,来年的全运会金牌榜上,某个省又增加了两块。
坦白说,这是一种分裂。对我们来说,存在两个奥运会,一个是大家所看到的,诞生精彩、激励精神的奥运会,另一个是“全运会奥运分赛场”,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天地,场外的争夺或许要比场上还要激烈,各省市的体育官员们摩拳擦掌、殚精竭虑,为金牌而奔忙。
奥运金牌会被成倍计入全运会奖牌榜,而全运会,是对各地体育政绩最直接的检验,与奥林匹克精神无关,却事关名利仕途。
在17岁小将周俊身上,这种“分裂”得到了最直观的展现。对观众来说,她的三次试举失败只是一场普通的比赛,输得尴尬、意外,但输就输了,17岁的孩子而已,改天从头再来。但是,另一个“赛场”却被舆论的追问带到了前台,那里上演着复杂的地方利益分配、争夺、交换,也许还有灰蒙蒙的权力寻租和暗箱操作。
原本,一切按照熟悉的规则正常运行,但周俊出人意料的表现打破了平静,女举奥运名单制定的秘密变得路人皆知,“潜规则”的平衡被打破,不得不浮出一角,让众人评说。
对于熟悉国内体育制度运行的人们来说,这是一个陈旧的话题,也是必然现象。奥运会就是一块很大的蛋糕,而如何分配,又是一盘很大的棋,尤其是在夺金优势项目中,功夫尽在诗外,参赛名单常常难产,让哪个省市的选手参赛,决策过程有时曲折得像希区柯克的悬疑剧,而被选中的运动员,背负的压力可想而知,我们总说中国选手不懂得享受比赛,真是冤枉了他们。你可以看看错失金牌、崩溃痛苦的吴景彪,他不停地鞠躬、不停地道歉,向国家道歉、向队伍道歉、向全国人民道歉,似乎从此对祖国的一草一木都怀有愧疚,而在他的身后,还有一些人,一定会为此郁闷很久。
这一次,女举出的问题很大,周俊原本是为下届奥运会准备的选手,却毫无心理准备地被推到了伦敦,更好的选手却无缘参赛,这件事,看似荒谬,却是必然,分裂原本就是一种荒谬,当然会不时结出荒谬的果实。
巧合的是,周俊在B组比赛中折戟后,首次参加奥运会的小将祖尔菲亚夺得了女子举重53公斤级冠军,而祖尔菲亚是湖南永州人,原名叫做赵常宁,数年前被“交流”到哈萨克斯坦,她说,如果留在中国,可能没有参加奥运的机会。
最顶尖作家都写不出这么好的反讽戏,复杂的情节能够折服柯南道尔,离奇的想象力足以气走J.K.罗琳,这是诞生奇迹的土壤,如果有朝一日,某位深谙内幕的人士把“另一个赛场”的故事写出来,一定会击败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萨克雷,后者有一部成名作,名字叫做《名利场》。
“另一个赛场”也是一个名利场,司马迁先生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当金牌与名利仕途绑定,并且可以公式换算的时候,就会变成顽固不破的力量,淡看金牌,确实知易行难。
不过,社会总在徘徊着向前,进步来自于每一个人,正如法国作家加缪先生所言,一旦每个人都看到了荒谬,荒谬就不存在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