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家之言
黄雯
先锋女作家
没有姚明的中国男篮国家队,似乎总感觉缺少点什么,虽然目前有易建联和王治郅代替,在势头上依然逊色许多。奥运男篮小组赛中国负于西班牙,在意料之中。这支中国队没有强而有力的高中锋,基本都在靠球员打外围球得分。可是跟外围线上表现更加灵活的西班牙人相比,我们并没有很强的优势,这可能也是最后输球的原因。
这支球队混沌一片,特点不明显,着实让人有些担忧。尽管由于对方球员明显走步,被裁判误判,转移了大家对比分的不满意,找到一次推卸结果的借口。但中国队的差距和问题,依然很明显。
我在想一个问题,没有姚明符号的中国男篮,将来如何走入世界?有球星的队伍,是一种心理层面的激励。“群龙无首”赢得比赛,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是很困难的事情。球星的作用,就在于能够让整个队伍有凝聚力。如果说一场比赛过于依赖一两个球星的作用,是一种缺陷;那么没有球星的队伍,更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战。这场负于西班牙的比赛,明显暴露出内线缺乏一锤定音的人物。
为何走了一个姚明,却出现不了另一个“姚明”呢?或者该真正反省的是我们的体育育人机制。我们在早期选人时,是否多发现和培养人才,让篮球事业拥有真正有力的产业链,而不是这样被断层,让姚明的出现,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的一次“意外”。
同样,在我们并不优势的体育项目上,人们抱怨李娜首轮淘汰出局,哭姚明的负伤退役,骂刘翔曾经的因伤退赛,等等。我想他们既是胜利者,也是悲壮者,真正尴尬的是我们总是没有后来人去接替。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