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小将曹缘 与张雁全夺男子双人10米台冠军
“北京小分队” 选手首次登上伦敦奥运会金牌榜
伦敦奥运会金牌榜上,第一次有了北京选手的名字。
昨晚,伦敦奥运会跳水男子双人10米台决赛,默契让改变发生,中国组合曹缘/张雁全顶住了包括东道主选手戴利/沃特菲尔德在内的多组强劲对手的冲击,以486.78分的成绩夺冠。
这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拿到的第7枚金牌。此外,17岁的曹缘是北京选手,因此,这也是“北京小分队”在本届奥运会上拿下的第一金。
曹缘的家人昨晚被北京跳水队接到了队里,和北京队的队员、教练一起在电视机前见证了曹缘登顶的辉煌时刻。
赛后,曹缘的妈妈廖月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约12年前,她把“调皮捣蛋”的儿子送去学跳水,当时怎么也没想到,他竟然有一天会成为奥运冠军。
北京首冠·现场 不怕东道主 稳定发挥确保冠军
昨天的比赛前两轮规定动作结束,英国组合戴利/沃特菲尔德领先曹缘/张雁全约2分。当时在中央电视台担任解说嘉宾的前奥运会跳水冠军胡佳表示,中国选手几乎从来不会在规定动作上落后。
现场的英国观众的情绪被东道主选手调动起来,满场的欢呼声几乎“掀翻”屋顶。
不过,主场的气氛也成了东道主选手的压力。在第四跳中,他们的动作是307C(反身翻腾三周半抱膝),沃特菲尔德入水时没有控制好角度,水花飞溅,他们的这一动作只获得了71.28分。中国组合第四跳的动作也是307C,但他们得到了93.06分的高分,从而成功逆转占据头名的位置。
昨天,所有8对参赛选手都没有出现太严重的失误,而且墨西哥选手加西亚/桑切斯还接连完成了难度系数达到4.1和3.8的动作。
最终,曹缘/张雁全夺冠,加西亚/桑切斯和美国选手布迪亚/麦克洛里分获二、三名,戴利/沃特菲尔德仅获第四名。
北京首冠·价值 第二个登场 拿到“计划内金牌”
出征本届伦敦奥运会的中国代表团中共有22名来自北京市的运动员(体操选手滕海滨在奥运会开赛前三天宣布因伤退赛)。
记者从北京市体育局了解到,虽然“北京小分队”的人数只是北京奥运会时的一半,但他们所参加的比赛却覆盖了14个大项,而且,冲击奖牌的项目并没有减少。
“我们的目标是在奥运会上拿四五块金牌吧。”北京市体育局竞技体育处处长何毅对记者说,其中曹缘参加的男子双人10米台正是“北京小分队”的重点冲金项目。
曹缘是继男子射箭选手邢宇之后第二位登场争夺金牌的北京选手。此前邢宇和队友在射箭男团比赛中止步1/4决赛,无缘奖牌。
值得一提的是,曹缘并不是“北京小分队”在跳水项目上唯一的冲金点,在跳水项目的压轴大戏男子单人10米台上,北京选手林跃将出场,他也有望冲击金牌。
北京首冠·赛后 妈妈很紧张 曹缘“有招”放轻松
昨晚,曹缘的妈妈廖月静被北京跳水队接到了队内,和曹缘的启蒙教练们一起观看了比赛。比赛的过程中,廖月静关掉了手机,专心看儿子在伦敦的“表演”。赛后,她打开手机,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很高兴,很高兴!”廖月静反复对记者说,不过她的语气却显得很平静。
廖月静告诉记者,原本她根本不想看这场比赛:“我属于那种很容易紧张的人,平时曹缘的比赛我都不太想看,本来今晚开始也没想看,但跳水队派人来接我了,前三轮看得我很紧张。”
远在伦敦的曹缘似乎也能感受到妈妈的紧张,颁奖仪式结束后,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很感谢妈妈,一直教育养育我这么多年,小时候送我来练跳水,为我付出了很多,我也算是没有白费她的苦心。”
此外,中国跳水队领队周继红的话或许可以让廖月静“学两招”。周继红表示:“只要自己跳好了,就能给对手制造紧张。”而且曹缘也很懂得如何放松自己的心态,他的原则就是“吃好、喝好、睡好、练好,这才是最好”。
曹缘和张雁全虽然都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年轻选手,但他们的表现得到了教练和领导的肯定,也成功地把紧张“转嫁”到了对手身上。
北京首冠·童年 从小太调皮 进了体校显露天赋
昨天,廖月静在电话中对记者讲了很多曹缘的童年趣事。原来,这位17岁的新科奥运冠军,在童年时是个让妈妈颇为头痛的“小捣蛋鬼”,别看他在生人面前显得内向,但在家里根本“闲不住”。
廖月静实在“管不了”淘气的儿子,不得已才把他送进了崇文区青少年业余体校。
“他小时候爱动,喜欢跟小朋友在公园里跑啊、跳啊,每天不等到天黑了,公园里的人不走光了,他就不会回家。”廖月静说起儿子的“淘气史”,仍然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既然儿子爱动,管也管不住,廖月静就决定发挥他的“特长”,让他去体校好好“动一动”。刚到体校时,她也没想好让儿子练什么项目。
“我觉得体操啊、羽毛球啊,什么都可以,可是这些项目体校当时都不招生,正好跳水队在招小孩,我就去让他练跳水了。”就这样,五岁半的小曹缘走上了跳水之路。
虽然在业余体校只是每天下午三点半后去练两个小时,但仅过了一年多,曹缘的天赋便展现了出来。
“那时候教练们会带着他们去参加一些比赛,曹缘经常会拿些名次,一些外地的地方队都看上他了,希望把他招过去。”廖月静说,考虑到儿子年龄太小,生活还不能完全自理,廖月静婉拒了这些邀请。
没过多久,曹缘7岁的时候,北京跳水队也来崇文区选苗子,曹缘又被看上了。“北京队离家近,每周末都能回家,我就让他去了。”廖月静说。
北京首冠·成长 偶像是林跃 “叨咕”着进了国家队
被招入北京跳水队后,曹缘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成了正式队员。可8岁的他还是不能让妈妈放心。
在专业队里,运动员们想的都是训练、比赛、成绩,但廖月静告诉记者,儿子最让她牵挂的,永远是健康。在妈妈心里,没有什么比孩子的平安喜乐更重要。“这孩子肚子容易着凉,夏天睡觉又不爱盖被子,总踢被子,第二天准着凉。”她说。
北京队内的奥运冠军林跃是曹缘的偶像,“曹缘只要回家,嘴里就‘林跃哥、林跃哥’的,还特意找林跃的比赛录像来学习。”廖月静说。
不过和师哥林跃不同的是,林跃是北京队从广东招来的队员,小曹缘却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
在2009年全运会上,曹缘搭档自己的偶像林跃为北京队拿下了男子双人10米台的金牌。
能和自己的偶像配对,还拿到了金牌,本来对曹缘来说应该是件高兴的事儿,可是他并不满足。“我还得继续跟林跃哥学,去参加奥运会。”一回家曹缘就跟妈妈叨咕。
廖月静听着儿子的“叨咕”没多久,就在那一年,14岁的曹缘真的进了国家队,他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了。
北京首冠·梦想 赛前练得猛 疲劳造成骨头受伤
曹缘进入国家队后,经教练组安排,与大自己一岁的广东选手张雁全配对男子双人10米台。
配对仅一年,曹缘/张雁全组合就显示出了超强的实力,2010年两人一共参加了四场国际比赛,全部拿到了冠军。原本两人将携手参加2011年的世锦赛,无奈在2011年里两人先后骨折受伤,最终无缘世锦赛。
“妈,要是我去了肯定也行!”坐在家里通过电视看比赛的曹缘心里按捺不住,又跟妈妈“叨咕”上了。
伤愈后为了能够在竞争激烈的中国跳水队中拿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入场券,曹缘开始了拼命的练习。教练让他一天练六七个动作,他肯定要偷偷加练几个。
由于大伤初愈,再加上曹缘的身体还在发育阶段,大练习量让他的骨头出现了疲劳性伤势。
“让你练几个就练几个,不许加练!”刻苦又固执的曹缘让教练张挺颇为头痛,不得不反复叮嘱他。
虽然在国内选拔赛中,曹缘/张雁全拼掉了他们的偶像组合林跃/火亮,但直到奥运会开幕,曹缘的伤势都没有痊愈,这也影响了他们的动作难度。
“赢了就好,我真高兴。”廖月静在电话里对记者说。当年家里那个“小淘气鬼”,如今真的为“北京小分队”拿下了首枚奥运金牌,廖月静打心眼里为儿子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