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波尔,于1981年3月8日出生于德国的奥登沃德。他4岁开始打球,2002年世界杯首次夺得世界冠军,2003年1月登上男子乒乓球选手世界排名第一的宝座。他被认为是瑞典常青树瓦尔德内尔的接班人。但令人遗憾的是,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获得了男子团体银牌后,在他的的众多奖杯中,唯一缺少的就是一块奥运个人奖牌了。
由于奥运会乒乓球比赛在今年启动了新的规则,每个项目每个国家只能派出两人参赛。因此,对于在乒乓球界占有压倒性优势的中国队来说,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同时,这对波尔来说也是最好的一次机会。波尔也承认:“在雅典和北京,我觉得形势一直很严峻,但是现在我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了。”
在距离奥运会还有两周的时候,波尔因为艰苦的训练和准备导致脚上起了好几个水泡,但是面对即将来临的伦敦奥运会,也是他参加的第四届奥运会,这位31岁的老将感觉很好,“我认为我可能在两项比赛中都能获得一枚奖牌。人们已经注意到,在过去的几周我一直很努力。但是我的发球和回球还不是很精准,所以在打球时还要更精准些。”
赛场上的波尔技术全面,心理素质稳定,而赛场下的波尔也有着浓郁的中国情结。“我喜欢看电影,尤其是中国的功夫片,成龙、李小龙我都喜欢。特别喜欢看《警察故事》,只要中国有比赛,我总要买点DVD带回去。” 他的客厅里还摆着很多从中国淘来的东西,字画、瓷器、扇子、工业品。他喜欢中国,也喜欢在中国砍价的那种感觉。“如果没有中国的大环境,我不会这么出名,”他笑着说,“但如果没有中国人,我早就成为大满贯了。但那样,拿再多的冠军又有什么挑战性?”而在2011年,波尔也出了一本名叫《我的中国-感受神奇乒乓王国》的书,讲述他15年来在中国训练、比赛的经历,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结下的不解之缘。波尔能用简单的中文作自我介绍:“你好,我叫蒂姆•波尔,我打乒乓球。”但他对中国的了解和理解却远不仅此。15年来,他到过无数次中国,有时候一年往返中国数次,进行训练,参加比赛,出席赞助商活动等等。波尔毫不掩饰对中国这个乒乓王国的喜爱之情:“中国的发展速度真是让人震惊和佩服。与中国人接触后会发现,这是个非常友好的国度。”他也希望能通过“2011年的新乒乓外交”让不太了解中国的德国人心中的中国形象能有所改变:“我想从我的视角描述我所认识的中国。每个读者不必赞同我的观点。但是我对这个国家相对比较了解,我就写下了‘我的中国’。”
而在私下里,波尔的兴趣爱好也十分广泛。他经常和德国足球队的球员见面,有时还一起训练,曾经他就和波多尔斯基一起参加过训练。不仅是足球,波尔还曾经和德国篮球运动员诺维斯基一起出席某商业活动,最后,两人还一起打了一场乒乓球的表演赛。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在比赛前一定要游泳,因为他觉得游完泳后可以让他觉得格外的轻松和自然。
众所周知的是,波尔是一个十分珍惜家庭生活的人。在德国,年轻人在成年后必须做义工或服兵役一段时间,作为国家队队员参军每月可享受1000多欧元(约10000元人民币)的额外补贴,而每月只需到军队报到几天。德国队几乎所有队员都参了军,唯独波尔对这“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不为所动,他的理由还是,“比赛占去我太多的时间了,我只想利用空闲时间和家人团聚。” 他的队员都评价他“在球场上是个男子汉,但在场下,他太随和,缺乏威严。而且,他平时太儿女情长了。”对此,波尔的反驳理直气壮,“我喜欢和家人待在一起,喜欢那种安静。我从小就恋家,有时集训都不去,很多教练为此还生过气。但现在,他们都习惯了。”他的妻子是一名菲律宾人,现在他和他的妻子已经结婚九年的时间了,可是还没有孩子。当被问及到他什么时候想要孩子时,他说:“我们想要孩子,但是至今为止还没有。但是我们已经计划准备两个儿童房间了。”(李沫)
相关新闻:
·波尔被爆冷后直言想哭 转换目标直指奥运团体赛
·波尔:压力太大致输球 不看好自己里约奥运前景
·波尔4战奥运最好仅8强 心理不过关毁掉老瓦传人
·大冷!波尔1-4克里桑无缘8强 黑马下轮遇庄智渊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