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笔记
坚持就会有奇迹
全国日报-搜狐奥运联合报道团 宋澎
如果你有机会采访奥运会,就一定会有和我一样的感受:感动会不时袭来。昨天,我我的感动源自中国男子体操队。
伦敦奥运会的赛程安排,决定了中国代表团的优势项目基本都在前三分之二赛期。所以开赛几天来,中国运动员的夺金项目,此起彼伏。与很多国家大队记者倾巢扑向一个赛场苦等金牌最后却是失望而归相比,中国记者也有着幸福的烦恼——热点太多,跑不过来。特别是单兵作战的媒体。
体操比赛场伦敦北格林威治体育馆,建在伦敦东郊泰晤士河的一个“几”字形弯的半岛上,形状像一个上半部浮出水面的白色老式水雷。虽然它离奥林匹克公园不远,但是要想过去,还是要费一番周折。下午看完跳水比赛的中国记者,紧赶慢赶,倒来倒去的交通车,还是让他们没有在男子体操团体决赛前赶到赛场。但是赛后,所有的中国记者都觉得,这趟折腾值得。
体操是一项起源于欧洲的项目(德国),但它现在却成了亚洲人的拿手好戏。在前苏联解体后,男子体操项目便逐渐转入到中国时代,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首次夺得男团金牌到现在,中国男队已经在8年之中(2000年、2008年、2012年奥运会和两届世锦赛)5夺团体冠军。但是,随着北京奥运会后李小鹏、杨威等主力的退役,中国男子体操队的实力有所下降,特别是近两年日本队的崛起,给中国队造成很大威胁。赛前,有媒体评价说,现在的中国男子体操队,在运动员实力和心理、气质等方面,已经不具优势。
赛前和预赛中,接二连三出现的意外,似乎正让这种说法变成现实:开幕前,老将滕海滨因伤泪别伦敦,替补郭伟阳临时被紧急调往伦敦。赛前曾看过一段郭伟阳接受电视采访的报道,当时作为替补的他认为,自己“出现在伦敦奥运会赛场上的概率基本为零”。既没心理准备,连场地都没来得及适应的郭伟阳,预赛中在双杠、自由体操和鞍马连续出现失误。成为了中国队在预赛后排名第6的主要原因。
“我从今天早上起床就预感到我们会赢,因为我们有实力。”男子体操队队长陈一冰在赛后接受奥运会新闻采集人员的采访时这样回答。赛后,陈一冰透露,预赛之后队里开会,队员之间也在进行着交流。我对大家说,“就两个字‘不怕’。谁怂谁不是爷们。我们的实力还在。”
整个比赛过程,也证明了相信自己、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有奇迹发生的真理。决赛的形势一开始并不乐观,中国队在自己第一个项目(还是强项)吊环上有些紧,只获得44.889分,第一项之后仅排第五。当大家正在担心时,不利这反而激发了小伙子们放手一搏的斗志。第二项在弱项跳马中拿到48.316的高分,两个项目之后,一跃升到总分第一。第三项双杆46.750分、第四项单杠47.066分,第五项45.133。稳定的发挥让使得中国坐稳第一的位置,总分上已领先日本队接近3分,这让一直信誓旦旦要拿男团的日本队有些着急。他们在最后一个项目鞍马比赛中两人出现失误。虽然,经过长期申诉成功,他们也只获得42.365分。中国队成功卫冕。18人次出场,无一重大失误。这是中国队获胜的法宝。
体操是一个非常难且艰苦的项目。运动员从三四岁就开始基础训练,过程中淘汰率极高,伤病很多。陈一冰(包括赛前因伤缺赛的滕海滨),能够坚持到现在,是因为他们心中有梦想。中国男子体操队创造的奇迹,是坚持梦想的回报。赛后陈一冰飙泪是作秀?我不这么认为。
竞技场上的事迹会教育很多人,给人们以启示。这也是体育的力量。
(本报英国伦敦7月31日电)
(来源:工人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