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英
出生日期:1990年5月15日
出生地:河南郑州
主要成绩:
在2009年全运会上以抓举、挺举、总成绩三平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冠。
在2009年世锦赛、2010年广州亚运会和2011年亚锦赛上,李雪英都获得冠军。
姐姐曾破世界纪录
2000年,才10岁的李雪英在姐姐的带领下,就进入郑州市体校开始了体育生涯。当时年仅10岁的李雪英流着清水鼻涕一脸懵懂,被时任郑州市体校校长、如今担任郑州市体育局局长李庆山一眼看上,谈起招入李雪英,李庆山曾说起这中间的故事:“李雪久有举重天赋,她的妹妹可能也有,最初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我们把李雪英招到了郑州市体校。这个孩子不仅有举重的天赋,还有灵气,训练也刻苦。”
原来,李雪英有个姐姐,叫做李雪久,她也是中国著名的女子举重选手,而李雪英走上举重之路很大原因是受到了姐姐的影响。在2002年第25届女举世锦赛上,李雪久在53公斤级挺举比赛中打破世界纪录并获得金牌,摘得总成绩亚军。但她此后受伤,没能入围雅典奥运会。如今,李雪久的妹妹李雪英接过姐姐传来的接力棒,从全运会、世锦赛冠军一粒走到到今天的奥运会冠军。现在,姐姐未实现的梦想,在李雪英身上变成了现实。
家境贫寒姐姐管伙食费
李雪英家在农村,父亲李相民有五个女儿,光读书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年龄较大的三个女儿,上学上到初中,就无法供下去了,没办法,只能去打工。
而李雪久练举重,也得从家里拿钱,几个姐姐打工供着她。
此后李雪久开始出成绩,举重队里包吃包住,家境才好了些。到了李雪英训练的时候,父亲就不管伙食费了,都由李雪久管。
但按照城里的生活标准,农民的富裕也不过是杯水车薪,李家的那几间老瓦房,一直住到了现在,没钱翻新。
李相民说,“她们比赛奖金拿了多少钱,我也从来不问。两个人都是十来岁就走了,从省队到国家队,又不让回家,一年回家一两趟,呆三两天就得走。亚运会结束之后,雪英回来了一趟,给家里买了一些衣服和点心。她们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往后还得花不少钱。”
一家出了两个冠军,村里人的羡慕是少不了的,但“就是口头说说,不顶什么用”。以前李雪久拿冠军,门前无人问津,直到李雪英亚运会夺冠,才有一些领导过来慰问。
为中国举重挽回颜面
在女子举重58公斤级中,苏州人陈艳青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连续两届获得奥运冠军。而作为后起之秀,李雪英也从2007年武汉城运会后开始在各种舞台上展现自己的实力。2009年在十一运预赛上,李雪英夺得了自己的第一个全国锦标赛冠军;在随后的全运会决赛中,她以251公斤的总成绩获得冠军,同时平了陈艳青的世界纪录。那一年,她还世锦赛中夺魁,在女子举重58公斤级中获得抓举、挺举、总成绩冠军;2010年,她获得广州亚运会和亚锦赛上先后摘得举重女子58公斤级冠军。
但在2011年世界举重锦标赛女子58公斤级的较量中,李雪英遭遇了职业生涯的一次滑铁卢。当时最后时刻她被白俄罗斯选手诺维卡瓦以一公斤“绝杀”,最终只获得抓举冠军,无缘挺举和总成绩金牌。这位河南姑娘赛后抱怨自己突然没了状态。虽然是一名90后,但李雪英却有着强大的心理素质,她很快走出阴霾,最终在今年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暨伦敦奥运选拔赛中夺冠,成功获得奥运门票。此前,李雪英已经在城运会、全运会、亚锦赛、世锦赛、亚运会都有了夺冠经历,成绩簿上唯独缺少奥运会冠军。如今伦敦奥运夺冠,李雪英已经完成了职业生涯的大满贯。
李雪英夺冠之前,中国举重因女举周俊0成绩、男举吴景彪夺银牌道歉等一连串问题被关注,如今李雪英夺冠,不仅中国军团夺得本届奥运会的第八金、实现中国举重队在奥运会该项目的三连冠,更重要的是也算为问题重重的中国举重挽回了些许颜面。
夺冠最想感谢马文辉
李雪英说,自己奥运夺冠最想感谢的人就是总教练马文辉。李雪英可能是国家女子举重队里挨训次数最多的运动员了,很多时候总是能听到她被总教练马文辉大声“呵斥”。在李雪英刚刚进入国家队时,与她提及“马导”二字她都会紧张得不敢说话。在国家队日常的训练中,马文辉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对技术要求的精细程度到了“以尺度量”的地步。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马文辉甚至用显微镜挑剔着每个女队员的技术,而李雪英正是被挑剔者中的一员,正是在如此严格的要求下,才让李雪英登上了伦敦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
(本组撰稿 孙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