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1日,随着李晓霞在伦敦奥运会女单半决赛中4-2淘汰日本小将石川佳纯,她已经与队友丁宁顺利会师决赛,中国女乒两位奥运女单主力又实现了包揽冠亚军。这是奥运会历史上中国队第五次成功会师决赛,这次会师又很好地将了国际乒联一军,伦敦奥运会每个协会单打的参赛名额,被国际乒联从三个削减为两个,但国乒实力太过雄厚,只上两人也能实现包揽金银牌。
辉煌,七届奥运五度包揽
1988年汉城奥运会,乒乓球首次成为奥运正式比赛项目。女单半决赛,焦志敏对李惠芬,陈静对捷克的赫拉霍娃。最终李惠芬和陈静会师决赛,陈静成为首个奥运会女单冠军。1992年的巴塞罗那,乒乓球女皇邓亚萍和自己的队友乔红在女单的上下半区分别击败了夺冠路上的最大拦路虎韩国和朝鲜选手,顺利会师决赛。最终,邓亚萍击败乔红夺得冠军,首度问鼎奥运会金牌。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邓亚萍与前辈陈静会师女单决赛,不过当时陈静已经是作为中华台北队的选手在参赛,严格意义上不算国乒包揽冠亚军。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尽管邓亚萍退役,但以王楠、李菊等为代表的优秀选手的涌现保证了国球在女子项目上的长盛不衰。两人会师决赛,最终王楠获得那一届奥运会的女单金牌。2004年雅典奥运会,朝鲜选手金香美在半决赛中4-3战胜新加坡的李佳薇杀进决赛,但决赛中还是输给中国队主力张怡宁。四年前的北京奥运会,王楠与张怡宁会师决赛,张怡宁蝉联奥运女单冠军。算上这次伦敦奥运会,丁宁与李晓霞的会师决赛,中国女单已经在奥运舞台上上演了五次包揽亚冠的好戏。
减人,难减国乒霸气
北京奥运会后,国际乒联为限制国乒推出新政策——每个协会奥运会的单打参赛席位,由三人削减为两人。但这个政策明显是治标不治本的愚蠢政策,丁宁和李晓霞的出色表现,再次证明了国乒的强大。如国际乒联再不扭转思路,大力扶持别的国家或地区的乒乓球实力,一味在压制国乒的思路上做文章,是永远取不到他们想要的结果的。
拿去年的世乒赛举例,世乒赛每个队单打参赛名额的上限是7人,最终女单八强席位中国占了七个,唯一一个好不容易进入八强的新加坡选手冯天薇,当时就是被丁宁直落四局零封在四强大门之外的。而在奥运舞台上,三个参赛名额其实已经很少,前几届奥运会中国选手出现意外也不是个别事件。不过当沙拉拉将我们参加伦敦奥运会的名额削减到两个后,我们对参赛的两名选手的遴选更精细,对两人的备战工作准备更充分,所以丁宁和李晓霞能如此顺利地再度实现会师。
如果国际乒联继续沿着压制国乒的思路进行改革,下一步估计只有规定下一届奥运会,来自同一国家或地区的两名选手只能分在同一半区了。国际乒联应该潜下心来,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日本、韩国以及欧洲一些女乒基础比较好的国家,进行重点队员的重点培养。要达到世界女乒格局的平衡,不是简单地压制中国队就可以轻松实现的,只有乒乓球运动广泛地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长足进步,世界各地的高手越来越多,才可能达到国际乒联希望看到的百家争鸣、群芳争霸的局面。(搜狐体育 红星耀)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