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日报-搜狐奥运联合报道团 慈鑫)泪水在眼眶中打转,陈一冰忍了又忍,最后还是让它恣意的流出,一如几天前,滕海滨脱下印有国徽的中国体操队队服,试图压抑的情绪在那一刻如开闸的洪水奔涌而出,队友们都听到了他在屋子里痛彻心扉的哭声。
但感情宣泄的往往只在转瞬之间,对于中国体操男队的队员们来说,大多数记忆都与忍耐和坚持有关。这是一支战绩辉煌的队伍,但同样有过不堪回首的历史,在这支队伍里,成大器者首先要理解失败的意义,没有经历过隐忍的磨练,他们将很难真正领悟这支队伍的队魂,而当他们完成了人生的飞跃,他们将发现自己与队伍的感情纽带已难以割断。
日本队的钦佩
几乎是2011年东京体操世锦赛男团决赛的翻版,此次奥运会比赛,整体实力与中国队旗鼓相当的日本队再次因为多次出现重大失误丧失了竞争冠军的希望,而中国队无一次重大失误,稳定的发挥成了中国队获胜的关键。日本队头号主力内村航平赛后在为日本队屈居亚军感到遗憾的同时,对中国队“零失误”的表现由衷的钦佩。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以来,随着中国男队黄金一代队员的先后退役和日本队以内村航平为代表的全能型年轻选手逐渐成熟,中日两队的实力此消彼长,很多业内人士都相信,日本队取代中国队成为体操新的男团霸主已经进入倒计时,但四年来,大大小小的赛事上,日本队屡屡试图从中国队手中夺取男团冠军却一次次铩羽而归,中国队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到零失误的稳定表现成了日本队最忌惮的杀手锏。
中国队是怎么磨练出队员强大的定力成了日本队试图找出的答案。
其实,八年前的雅典奥运会上,匪夷所思的失误却是中国体操男队的噩梦。“雅典之耻”成为了中国体操男队历史上遭遇过的最大挫折,“跌的越重、越痛,对失败的理解才能越深,”原国家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高健不久前向记者表示,“事实证明,雅典的失败促使中国体操队真正完成了蜕变。因为一支只懂得享受成功的快感,而没有经受过刻骨铭心的失败洗礼的队伍,它的生命力也将是脆弱的。”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体操男队曾经历过2004年雅典惨败的一批老队员纷纷退役,在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运动员中,只剩滕海滨一人还有雅典奥运的经验。“黄金一代”的离去、国际体操比赛规则的改变、中国队全能型人才的缺失,都使得中国体操男队的伦敦奥运预期变得悲观,但正如陈一冰昨天所说,中国体操男队的最强大的武器是团队的力量,这让中国队能够在最关键的时刻处惊不乱。
每个人都有从低谷站起的故事
现在这支中国体操男队,核心队员是陈一冰、邹凯、滕海滨三位有奥运经验的老将,三人的成长经历各不相同,但战胜人生逆境的勇气却是相似的。
陈一冰是大器晚成,他在17岁进入国家队的时候,同龄的滕海滨已经是国家队主力队员,但他还有很多技术动作尚待完善,他被划归到与小自己四五岁的少年队员一起训练,“那种无地自容的感觉至今难忘,”陈一冰在本次奥运会开幕前表示,“但正是这种逆境,逼迫自己更要自强自立。”
滕海滨在少年时代一帆风顺,进入国家队后被中国体操队总教练黄玉斌收为关门弟子,2004年,20岁时就以中国队主力身份参加了雅典奥运会,这曾让多少中国体操运动员羡慕不已。但其后的人生对于滕海滨来说却是一个漫长的煎熬,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团比赛上,滕海滨四次出场三出现重大失误,直接导致中国队卫冕男团的梦想破灭,虽然在鞍马项目上,滕海滨夺得了中国体操队在该届奥运会上唯一一枚金牌,但这枚个人金牌无法弥补滕海滨内心的愧疚。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罪臣”滕海滨在国家队的地位日益边缘化,2008年北京奥运会,滕海滨未获参加资格。北京奥运会后,滕海滨原本可以和同批的国家队队友杨威、李小鹏一起选择退役,但因为雅典奥运的遗憾未能弥补,滕海滨选择再坚持四年。
可是命运弄人,作为目前中国体操男队主力队员中唯一以全能见长的关键人物,滕海滨在奥运会开赛前五天意外受伤,最终不得不提前告别奥运。坚持了八年,最终仍带着遗憾离开,滕海滨擦干眼泪说为自己坚持下来的选择骄傲。滕海滨的不幸让队友们为他伤心,但他的坚持精神同样令人敬重,“你与我们同在”,这是中国队夺得男团冠军后,年轻队员张成龙送给滕海滨的一句话。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操队最风光的队员当属夺得三枚金牌的小将邹凯。这名一直受到黄旭、杨威、李小鹏等老大哥们照顾的小弟弟年少成名。外界就对邹凯会否成为昙花一现的流星一直有所担忧,2010年,当邹凯因竞技状态下滑无缘中国队参加世锦赛和亚运会的阵容时,外界担忧的结果似乎已成现实。“那段时间对于邹凯来说的确是从未有过的困难时期,”邹凯的母亲朱世群不久前向记者表示,“那一年,邹凯也感觉到自己的竞技状态在下滑,尤其是更年轻的队员张成龙成长起来,邹凯感觉到了竞争压力。不过,邹凯并没有想到教练没有让他去世锦赛、亚运会,毕竟是奥运会的三金王,邹凯觉得自己的面子上挂不住。”
“外界的种种批评,也让邹凯觉得很难受,”朱世群回忆说,“而我们作为父母的更是觉得很痛心,孩子其实付出了很多,只是外界很难看到。邹凯默默的忍了下来,他说除了用优异的成绩,还有什么可以给自己辩解?”
“邹凯能够走出低谷,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对体操的喜爱和体操队这个集体对他的影响,”朱世群表示,“教练、队友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虽然他最强的是单杠和自由体操两个单项,但他说,自己可以不拿单项的金牌,也一定要争团体金牌。”
个人与集体的感情纽带
滕海滨的母亲很奇怪,虽然家就在北京,为什么滕海滨从不愿在家睡觉,“平时,他都是回到家后几个小时就回队了。有一次,他在家睡觉到半夜两点,爬起来要回队,说睡的不习惯。我和他爸爸都惊呆了。我们很难想象,他对那个集体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收获两枚金牌的陈一冰也可以退役,但队伍的需要让陈一冰立即打消了退役的念头。其实,在李小鹏这名老将看来,能够留在队里何尝不是一种幸福,荣辱与共的十几年时间,使你已经难以与她告别。
“体操的训练十分艰苦,但很奇怪,邹凯和他的队友们个个都不愿提退役的事,”朱世群对儿子的想法很难理解。尤其是已经拿到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的选手,退役的出路并不差,为什么都不想着早点离开呢?
“邹凯说他想练到三十几岁,但他也知道这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中国队人才济济,年轻队员成长的又那么快,有几个老将能练到三十多岁?”
“邹凯知道,2012年伦敦奥运会之后,自己可能就该做好从国家队退役的打算了,一说到这个,他就很难过。”朱世群知道,体操队对邹凯来说才是真正的家。
邹凯曾向母亲解释,如果自己不是经历了2010年的低谷,也许就不可能理解中国体操队为什么能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涅槃重生,也正是因为品尝过失败、经受过隐忍,才更懂得成功的不易、荣誉的宝贵,更明白了中国队的每一次胜利其实都是来自于无论何时不轻言放弃的坚持。
当中国队在伦敦实现体操男团卫冕,这一届中国体操男队开始被媒体称为“新的黄金一代”,中国队总教练黄玉斌很欣慰,只要中国体操队的队魂不散,“黄金一代”就会一代又一代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