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一剑封喉,雷声圆了中国两代男子花剑剑客的奥运冠军之梦。
北京时间今日凌晨,在伦敦奥运会男子花剑个人赛决赛中,中国选手雷声以15比13战胜了埃及的阿布勒克斯曼,拿到了中国军团在奥运会上的首枚男子花剑金牌。
夺冠之后,雷声幸福地躺在剑道之上,起身之后,他又激动地与主教练王海滨拥抱在了一起。
雷声的父亲雷献民和家人一起守在电视机旁见证了雷声的辉煌时刻。“我们一直相信,雷声一定能行。”雷声的父亲雷献民在电话中告诉记者,言语中满是兴奋和幸福。
小档案
年龄:28岁
身高:1.93米
体重:75公斤
剑种:花剑
主要战绩:
2006年葡萄牙世界杯个人赛冠军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个人赛第八名
2010年世锦赛团体冠军、个人亚军
2012年亚锦赛个人冠军、团体亚军
比赛现场
不怕裁判“发难” 最后时刻连攻四剑
被判罚分,比分被逆转,但是这些都没能阻挡雷声夺冠的脚步。
雷声与阿布勒克斯曼决赛之初,雷声原本形势一片大好。首局比赛刚刚过半,对手持剑的左手就出现伤病,下场接受治疗。尽管随后重返赛场,但仍旧没能很快找到比赛的感觉。首局比赛雷声以8比5领先。
第二局比赛场上却由于一次判罚风云突变。当时雷声以9比7领先,裁判穆罕默德与助理裁判协商后进入场内对雷声出示红牌判罚其犯规失掉1分。
雷声不解地向裁判询问,却并未得到任何解释,教练王海滨也因不满判罚一度被请出场。
随后,雷声心理上出现波动,在第二局结束时被对手追平了比分。
进入最后一局,11比13落后的雷声开始了绝地反击,他先是连追3分拿到赛点,最终一剑封喉,连续拿到第4分并夺冠。
当裁判认定了最后的比赛结果,雷声激动地摘掉面罩躺在了属于他的幸福剑道上。随后,他又和教练王海滨拥抱在一起。
王海滨运动员时代是中国男花三剑客之一,曾在悉尼和雅典两届奥运会上获得银牌,如今,老三剑客的金牌之梦终于在王海滨的弟子这里变成了现实。
赛后,对于决赛中出现的不利状况,雷声表示:“我告诉自己不要着急,冷静地想怎么打好每一剑,不让自己被场外因素干扰。有一股动力一直在支持着我,无论领先还是落后,我都没有松懈过。我相信今天自己一定是最好的。”
在一整天的时间里,雷声从1/16决赛打到决赛,他连续出战五场,体力已经透支。夺冠后,雷声坦言:“现在我最想先休息一下,赶紧换换衣服。”
家中庆祝
父亲电话成热线 广州家中一片欢腾
雷声夺冠了,他终于“解脱”了,可以去休息一下了,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在广州的家却“沸腾”起来,一夜无眠。
雷声夺冠后,记者就开始一遍又一遍地拨打雷声的父亲雷献民的手机,一直拨打了半个小时才接通,而且在接通的瞬间,记者从听筒里听到的不是雷献民的声音,而是电话那边喧嚣的环境,庆祝的声音一浪接一浪。
雷献民告诉记者,比赛结束后,庆祝的电话就没断过,家人也一直沉浸在幸福和喜悦之中。
“决赛第三局的时候,我的手心里都是汗。不过即使是比分落后的时候,我们也相信雷声一定可以夺冠。”雷献民对记者说。
成长故事
怕水凉放弃游泳 11岁踏上击剑之路
其实,早在一个月前,记者就曾在广州采访过雷献民。当时,他与记者约在自己单位附近的一家饭馆边吃边聊,出差在外的雷妈妈得知情况后还特意打电话对记者说:“吃饭让雷声他爸付钱,他工资比较高。”
雷献民这份“高薪”工作是他退休后新找的,在一个朋友的公司帮忙。在此之前,他在一家石化公司工作。
其实,雷声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他6岁的时候,由于雷献民工作调动,他们一家人从天津搬到了广州。
雷献民到广州的第一件事就是帮雷声找学校,并最终把儿子送进了广州市黄浦区怡园小学。此外,雷献民还帮儿子联系了业余体校让他去练游泳。
1995年,11岁的雷声已经练了5年游泳,他突然找爸爸“申请”改练击剑,原因是“冬天练游泳水温太低”。
虽然雷声放弃游泳的理由让雷献民哭笑不得,但正好赶上当时广州市体育运动学校的击剑教练到怡园小学选材,看中了身体条件出众的雷声。在这种情况下,雷献民也就“批准”了儿子的“申请”。
14年间斩获50金 奖牌展柜已经摆满
雷声练习击剑三年后,也就是在14岁时,便在广东省运动会少年组比赛中夺得男单冠军。
“金牌拿回家之后我们把它挂了起来,我觉得雷声在这条路上会很有希望。”雷爸爸说。
随着年龄的增长,雷声带回来的奖杯奖牌也越来越多。17岁那年,他入选广东省击剑队,并逐步崭露头角。2002年,18岁的雷声入选国家队。
说起雷声的参赛成绩,雷爸爸如数家珍,雷声参加的每次比赛,雷爸爸都记得非常清晰,并且都能够说出决赛对手是谁。
不仅如此,因为关注儿子的比赛,雷献民对击剑项目的规则也日渐熟悉,如今,周围如果有人不懂击剑规则,都会找他请教,雷爸爸笑称:“因为儿子的缘故,我也成了一个击剑专家。”
据雷爸爸统计,雷声自1998年在广东省运会上拿到第一枚金牌至今,已经在大大小小的国内、国际赛事上斩获了49枚金牌,而银牌、铜牌和其他大大小小奖杯更是不计其数。而今天过后,这一数字则上升为50。
为了保存和展示这些奖牌,雷献民特意在搬新家时定制了一个足足有一面墙那么大的柜子。
“他的每项荣誉我都给他记录着,奖牌奖杯更要展示出来。现在一个柜子已经放满了,不过我还是把最显著的位置空了出来,那里要放奥运会金牌。”雷献民说。
圆了儿时名校梦 三年前成北大学子
28岁的雷声已经是中国男子花剑队的领军人物,但在家里,他却是个“乖乖仔”。
这些年雷声拿了不少比赛奖金,每次他都把钱悉数交给母亲保管,自己只留下必要的生活费和零花钱。
“雷声买得最贵的一套衣服,是为了去俄罗斯参加国际击剑联合会的年度最佳颁奖,当时买了一套西装,花了7000多元钱。平时他都舍不得花这么多的钱。”雷献民说。
最让雷献民感到欣慰的是2009年,北京奥运会上取得个人赛第8名的雷声破格被北京大学录取,圆了儿时的“名校梦”。
雷声选择了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广告系,这让身为工程师的雷献民感到很满意,他说:“能够进入名校,而且学一个毕业前景不错的专业,也算是弥补了他小时候没有系统学习文化课的遗憾。”
雷献民告诉记者,在备战奥运会之前,雷声每周有4天去学校上课,除了广告的课程,他还对心理学、市场营销和经济学感兴趣。
“每周雷声都会给家里打电话,其中通话的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和我们讲在学校里学了什么,哪些老师的课比较有意思。还告诉我们很多课程的学习对于他赛场的表现都有帮助,尤其是心理学,让他可以更好地调解自己的心态。”雷爸爸说。
本版文/记者 李一男 杨阳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