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1日消息,昨天在伦敦奥运会女双小组赛最后一场比赛中,中国组合于洋/王晓理、韩国组合郑景银/金荷娜、河贞恩/金旼贞与印度尼西亚选手波莉/乔哈里涉嫌放水,被伦敦奥组委指控为“消极比赛”,
伦敦时间8月1日上午,国际羽联召开了听证会。经过反复商讨和确认,最终伦敦奥组委做出了取消这四组、八名运动员参赛剩余比赛的决定。
“学习还是打球?”面对这个问题,11岁的王晓理想也没想,“打球打球打球”,这让李汉珍欣喜不已。她早就希望女儿能成为一名羽毛球专业运动员,能超过从前的她成为国家队主力,眼下女儿如此喜欢打球,和自己的意图正好不谋而合。不过,在过了很久以后,母亲才发现,小姑娘并不是那么喜欢羽毛球,当初如此坚决完全因为背后有隐情。
“我以前也是湖北专业队的,当时最好成绩拿到过全国少年赛女单冠军,但心里不过关,长大了后成绩不是很好,很早就退了下来回到湖北省体工队里面工作了。”李汉珍介绍,退役后,她很快结婚生子,或许是心有不甘,看着生下来便十分顽皮的王晓理,她决定送孩子去打羽毛球。
王晓理的家当时就住在体工大队里面,走两步就是羽毛球馆,她从很小的时候便跟着妈妈去馆里练基本功。1994年,李汉珍将6岁的女儿送到自己的前队友,业余体校教练孔庆霞门下。
在孔教练那里,王晓理一练就是5年,“她小时候也不算很喜欢打球,但是相对于学习,她觉得打球还是简单一点,可以玩一玩。”王妈妈说,事实上,关键还是在小学毕业之后,打球还是读书,这是决定性的一步。
1999年,湖北省省队羽毛球队开始招生,李汉珍非常希望孩子能成为专业的羽毛球队员,但更希望这句话从女儿自己嘴里说出,回家时,她便征求晓理的意见,“你想打球还是读书?”让李汉珍没有想到的是,女儿当时毫不犹豫,“打球打球打球”,她一口气连说了三个“打球”,这让她开心不已。没有任何疑虑,王晓理被送到了湖北省羽毛球队开始专业训练。
但成为专业球手后,王晓理并没有像当初表现出来的那样“喜欢”羽毛球,她三天两头犯错误,这让母亲非常头疼。“这不是你选择的吗,自己选的路,怎么又不好好打,不想练了?”晓理的回答让妈妈彻底无语,“我说实话你不要打我啊,我其实既不想学习,也不想打球,我就喜欢看电视。”
直到很久后,晓理妈妈才知道,孩子当初选择打球完全是个“误会”。那天正值寒假最后一天了,王晓理却一篇作业也没做,“完了完了,我妈今天晚上来接我,我的作业一篇都没做,回去后妈妈肯定要打我。”正当小姑娘不知如何是好,跟舅舅抱怨完后不久,王妈妈询问她“打球还是学习”,“死里逃生”的王晓理自然不假思索,要打球。如此阴差阳错,为了逃避作业逃避挨打的湖北小丫最终走上羽毛球之路,并在多年后成功登顶世界之巅。(搜狐体育 曾珍)
| |
伦敦眼:国羽践踏契约精神 靠假打怎能激励一代人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