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
心怀敬意“送”陶菲 心怀遗憾谈“消极”
全国日报-搜狐奥运联合报道团 宋澎
当地时间8月1日上午,在温布利体育馆举行的一场奥运会男单八分之一决赛中,中国选手林丹和印尼名将陶菲克相遇了。但观众没有等来一场巅峰对决,倒像是一场实力悬殊的预选赛——林丹21比9、21比12连下两局,将国际羽坛曾经的传奇、2004年奥运会男单冠军陶菲克淘汰,从而结束了后者的本届奥运之旅。这也许是年已30的陶菲克的奥运谢幕演出。赛后,印尼记者团团围住了他。陶菲克也表示,这是自己最后一届奥运会。
左臂三角肌上新纹了一个蓝色十字纹身图案的林丹,明显正值巅峰。但是说起话来,这位被选入本届奥运会十大影响力运动员的帅哥,却很低调。他说,本届奥运会可能会成为羽坛很多选手的告别演出。大家都会特别珍惜。“我和陶菲克的比分不是场上比赛过程的真实体现。他今天也很想赢,打得很努力。明显看出他在想尽各种办法。但是毕竟不比8年前了。”
谈到为什么比分相差如此之大,林丹说:“这毕竟是奥运会,不敢有丝毫放松。所以,我打得非常谨慎。一点都不敢松懈。”接着林丹又对陶菲克大家称赞:“陶菲克是我最敬佩的对手。10年来他一直是我向前的动力。我们在场上表现得很友好,是因为我们彼此都不会把自己的关系停留在某场比赛上。”
林丹告诉记者,他和很多中国球迷一样,也非常喜欢陶菲克。我们之间在球场上的10年拼争,留下的都是美好的回忆。
谈到对这两天闹得沸沸扬扬的“中韩女双选手在比赛中消极比赛”的看法。林丹很坦率:“昨天这件事我也觉得很遗憾。这是一件不符合体育精神的事件,对于羽毛球这项运动的开展,起到了不好的影响。但是这不完全是运动员的责任。制定规则的人应该承担更大责任。”
林丹向记者解释道:“羽毛球出奥运会之外的所有世界大赛,基本都采用淘汰赛。但奥运会上突然施行分小组赛。小组赛上就有可能出现选手‘选择对手’的情况。这些规则也没有经过慎重研究,存在很多漏洞,在奥运会上采用是非常可怕的。”
(本报英国伦敦8月1日电)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