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制图谢瑶本版图片东方IC新华社
喜获金牌,试试成色。
与教练王海滨相拥而庆。
激动不已,跪地庆祝。
毛巾盖脸,稳定心神。
雷声(右)一剑封喉。
伦敦奥运击剑馆外细雨绵绵,馆内剑雨无声。
当中国剑客雷声刺出制胜一剑,仰天长啸,犹如一声惊雷,打破伦敦夜的宁静。
男子花剑决赛中,雷声在一度落后的情况下完成逆转,以15比13险胜埃及选手阿波尔卡塞姆,帮助中国击剑队历史性获得第一枚男子花剑奥运会金牌。17年苦练,雷声终成一代大侠。中国花剑几代人努力终见硕果。
帅论
弟子帮自己圆梦王海滨直呼值了
作为中国男子花剑昔日领军人物,王海滨多次距离冠军奖杯仅咫尺之遥,但又可望而不可即。昨晨,他培养出的出色弟子,帮他在伦敦奥运会圆梦。
赛后,王海滨比雷声还激动。“我们最近4年的准备,就是为了奥运会。现在雷声的金牌,证明我们整个团队的辛苦没有白费,一切都是值得的。他也给自己正名,实现了自己的价值。”王海滨眼圈通红努力控制着激动的泪水不流出来,“击剑对我来说,不仅仅意味着工作,而是生命的一部分,重要的一部分。奥运对我来说,是享受。奥运金牌,是收获的果实!”谈到对弟子雷声的印象,王海滨笑了,“淡定帝!从容不迫,大气稳重。”
雷声也没有忘记师傅的功劳,他在赛后把自己的金牌挂在了王海滨的胸前。比赛中,王海滨甚至一度为裁判出示给雷声红牌、进而导致比分从10比7变成9比8的判罚冲进场内怒吼,“这是战术。你看到没,要是我当时不冲出来给他们施压,最后一剑可能就判给对手得分了。那一剑,说实话,雷声出得有点慢,裁判要是判给他们,我们还真一点办法都没有。”
王海滨还表示,金牌是整个团队努力的结果。比赛结束时,自剑中心主任潘志琛和他的副手王伟在场馆门口不停地抽烟,潘志琛猛吸一口烟,然后道:“拿到这块金牌,不容易!”
十年磨剑
薪火相传接过衣钵
中国花剑队纵横世界近20载,剑客高手云集。
1984年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栾菊杰摘得女花个人金牌。上世纪90年代,叶冲、王海滨、董兆致组成的三剑客,使中国男花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不过,他们在多届奥运会、世锦赛冲金未果,退隐时世界冠军仍是梦想。
随着仲满问鼎北京奥运会,中国击剑男女6个剑种中,唯独最有代表性的男花未尝过世界冠军滋味。
28年后,中国花剑这个“无冕之王”终于在伦敦加冕,实现这个梦想的是28岁、高大帅气的雷声。雷声也终于填补了男花个人金牌的空白,而且他的这块金牌也打破了欧洲对花剑116年的垄断。
实际上,2005年以雷声、朱俊、张亮亮为代表的一拨后生接过三剑客衣钵,被称为男花“黄金一代”,因为他们曾拿过世青赛团体金牌。不过,雷声过去有些“雨点小”,北京奥运会他仅名列第8。
本次出征伦敦,自认心理和技术成熟很多的雷声肩负男花几代人的期望。
一剑封喉
过关斩将化蛹成蝶
本届奥运会,雷声表现出了与他世界排名第9不相符的水平他“过五关斩六将”,分别以15比9击败奥地利的斯科塞,15比6淘汰法国人辛特斯,1/4决赛以15比8击败意大利高手阿斯普罗蒙特,半决赛雷声再接再厉,以15比11淘汰意大利名将巴尔蒂尼,最终决赛逆转夺金。
“金牌?其实我也没想到这个结果,赛前只想专注打好每场比赛,打一个自己不后悔的比赛,无论什么结果都不后悔的。我告诉自己我一定能走得很远。”走下赛场,雷声平静地说。
实际上,雷声与阿波尔卡塞姆曾在年初交手过一次,雷声以一剑胜出。此次再战,也是一波三折。
他第一剑就落后对手,此后发起猛烈攻势,以6比2领先。但对手申请疗伤,化解雷声的凌厉攻势。当比分变成10比7时,雷声原本应该得分却被判冲撞对手,被罚了1分,比分变成9比8。
11平后,体能下降的雷声连丢两剑,11比13落后。“我并没有着急,”雷声赛后说,“根据赛前计划,在困境中换了一把剑,调整一下让自己冷静下来。”凭借着良好的心态,雷声沉稳进攻。他当时想,“我一定能赢。比赛不结束,就不知道最后的结果”。他透露,教练王海滨也上前指导,让他不要着急进攻,“我对进攻有信心,对方防守比较强。决赛中比分落后、胶着,是最艰苦的一场比赛”。
冷静下来的雷声表现出一名剑客可怕的素质勇气、智慧、出色的临场应变。他没有给对手机会,此后连续刺中对手四剑,将冠军收入囊中。
唇枪舌剑
良师益友运筹帷幄
最后制胜一击刺出,裁判哨响,雷声持剑蹲地怒吼。紧接着,雷声跑下剑台与教练王海滨紧紧拥抱,“下场后王指导一直抱着我,一直说好样的。可能我俩都太激动,一时间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我跟教练都太激动了,我都没听到他说其他的,就听到他说雷声太棒了、太棒了。”雷声在赛后第一时间特别感谢了教练王海滨,“教练跟我的战术交流很具体,王指导一直让我进攻越简单越好,因为当时对手的体能也在下降。比赛中严格按照教练制定的战术,最后落后时换剑,也是战术之一。感谢王指导和我一起努力拿到这枚金牌。”
“我从来没有见过奥运会金牌,”走下领奖台,雷声含笑摸着胸前的金牌说,“很漂亮,我很激动。”
不过,雷声没时间庆祝,匆匆赶回驻地。“这个时刻很难得,但我们要马上冷静下来,我还要备战团体比赛。”他说,期待队友与自己一起享受夺取金牌的快乐,夺取团体金牌,“团体赛很艰难,我们要碰日本和德国,我一定会努力的。”
封刀挂剑
入象牙塔实现抱负
赛后,有记者问雷声在北大学的是新闻系,如果让他给写自己的文章起个标题,雷声笑了笑,答道:“其实我现在学的是广告。”
雷声将近11岁才接触击剑,入行时已属“高龄”,但他是这一代剑客中最有灵气的。作为多年队友和奥运村里的室友,朱俊的形容最具说服力,“雷声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做事总是条理清晰”。接着他开玩笑地补充,“雷声外冷内热,绝对是闷骚型”。
作为2010年国际剑联最佳运动员,雷声等这枚金牌太久了。朱俊说:“我觉得,雷声今晚的这块金牌没有惊喜,因为他拿过那么多世界杯、大奖赛金牌,有绝对实力,这块金牌本就是他应得的。”
雷声从小就喜欢读书,此前他选择在北京大学继续学习。他说:“世界冠军是我的追求,北京大学是我从小向往的殿堂。我想走一条和队友不同的路,从更多角度和视野去感悟我从事和热爱的击剑运动。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蓄的气度,有助于我综合素质的发展。”
特写
对手小手段雷声大智慧
高手过招,往往利用一些细节干扰对手。埃及天才剑手阿波尔卡塞姆就是个中高手,可惜他的小手段难奈雷声大智慧。
当雷声5比2领先时,此前双方没有任何身体碰撞的埃及人突然要求暂停比赛,并请求场外治疗。在裁判确认后,埃及人慢条斯理地走回去休息,而离开前,他还一直在用眼神直视雷声。此时,雷声展现了自己的大智慧,他无视对方眼神,平静、沉稳地将毛巾搭在头上。10分钟的医疗暂停时间里,雷声将头、眼睛、脸都蒙在毛巾之下,一言不发,静坐。这时,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雷声静得可怕,他犹如与世隔绝,仿佛从古代穿越而来的大侠。阿波尔卡塞姆也受到雷声气势影响,无奈提前结束“虚假治疗”。
对手
意三剑客叹服精神强大
雷声一战慑敌,赛后夺冠呼声最高的意大利三剑客纷纷向雷声送出祝贺。
意大利花剑领军人物巴尔蒂尼最终获得第四名,他表示:“今天不属于我,属于中国的雷声,他表现太出色了。”镜头前的巴尔蒂尼失落之情溢于言表。
阿斯普罗蒙特在被雷声淘汰后,赞扬了对手,“我在比赛中有一段时间有点迷失,但雷声的状态一直都很好,他取胜的欲望很强,他用出色的脚步移动控制住了我的节奏。决赛中,雷声非常冷静、可怕,我祝贺他夺得金牌。”
英国一位记者评价:“在击剑界,如果你精神不够强大,就什么也不是。”对于队友卡萨拉的失利,阿斯普罗蒙特调侃:“他是一位伟大的世界冠军,如果他心理素质更好,他已经拿到10个冠军了。”
观察
男花金牌血泪铸就
随着28岁中国剑客雷声的一剑封喉,中国男子花剑几代人的努力终于转化成了一块奥运金牌,这块金牌凝聚了太多的艰辛和泪水。
在伦敦奥运会之前,中国男花的奥运征程几乎可以说是一部血泪史,伴随着种种的遗憾与不公。中国男花于奥运会上崭露头角还是在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当时19岁的叶冲仅获得第八名。
1992年19岁的王海滨已经与叶冲齐头并进,在巴塞罗那和叶冲并列第九名。
1996年叶冲、王海滨和董兆致在国际赛场已经打出了名气,被国人誉为“三剑客”。但当年的事情竟是那么的鬼使神差,由于比赛时间临时更改,中国队赶到时已经被判负,如此荒唐的无缘八强让“三剑客”欲哭无泪。蛰伏4年后的雅典奥运会,“三剑客”在技术和心理上都已趋于成熟,在男团中一路高歌打入决赛,然而决赛中的争议判罚毁了中国男花。打击接踵而来,北京奥运会因设项的原因取消了男花团体。那届奥运会,雷声在个人赛中获得第八名,那时起主教练王海滨就已经将实现梦想的希望放在了雷声身上。
昨天凌晨雷声夺冠,一旁的王海滨比他的弟子还要激动,因为他知道这块金牌凝聚了他们几代人的努力,是用血泪铸就的。
中国第11金
时间:8月1日3点34分地点:Excel体育馆姓名:雷声项目:花剑男子个人
本报记者刘旭辉
本版采写除署名外均为本报特派伦敦记者孙永军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