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凌晨的伦敦Excel体育馆,中国男子花剑个人创造了历史!最后时刻,落后两剑的中国剑客雷声,连得4分,以15:13力克埃及历史“第一剑”阿波尔卡西姆,获得中国男子花剑个人首枚奥运金牌。这是中国男花奥运历史上的第一枚金牌,也是继2008年奥运会仲满在男子佩剑夺冠之后,中国击剑的又一次突破!
于无声处听惊“雷”
“啊!!!”雷声仰天长啸,与教练王海滨紧紧相拥。第一枚男子花剑个人奥运会金牌!中国几代剑手对这一刻等待了太久。王海滨时代的黄金“三剑客”没能实现,他的弟子在遥远的伦敦,惊“雷”一声,梦想成真。
雷声说,他之前没有想到这个结果。赛前只想专注打好每一场比赛,打一个不让自己后悔的比赛。“所以我对自己说,我一定能走得很远。”
一步步、隐忍着、坚持着,“无声”的雷终于在最后一刻,惊天一响,震慑九天。
决赛的对手并非等闲。年仅22岁的埃及人阿波尔卡西姆是赛会7号种子,本届奥运会状态极佳的他成为了非洲历史上首个杀入奥运会四强的剑手,并且在四分之一决赛中挑落了现世界第一、意大利名剑卡萨拉。雷声告诉记者,这个对手之前打过,就在今年年初,当时是一剑险胜。
当雷声取得4:2领先后,阿波尔卡西姆叫了一个10分钟的受伤暂停。回到赛场,雷声并没有受到节奏打乱的影响,又取两剑。正当雷声以9:7领先时,他的一记进攻被判有效,但随后裁判又改判给了阿波尔卡西姆,比分一下从10:7变成了9:8,这样阿波尔卡西姆仅落后一剑。“当时确实处于困境当中,所以我换了一把剑,调整调整,冷静下来,不着急,比赛不结束,谁都不知道结果,”比赛中的雷声冷静得可怕。随后雷声重整旗鼓,两人互相试探、缠斗,比分也胶着在一起。当战至11:11时,阿波尔卡西姆刺中两剑,取得13:11的领先。危急关头,冷静的雷声顶住压力,用连得四剑的关键爆发,将胜利揽入怀中。
一个路透社的老记赛后激动地告诉记者,“在击剑的世界,如果你精神不够强大,你就什么也不是。”
“整场比赛我都没有着急,比较冷静,”雷声赛后回忆,“当时对手的体力明显下降。因此当时就确定了要多拉回合,不要盲目进攻的战术。我告诉自己,比起他我一定能坚持到最后。”四年前的北京奥运会,雷声获得男花个人第8,并亲眼见证了队友朱俊在当时历史性地闯入四强。现在,他似乎依然不敢相信自己手中的是奥运金牌,“我之前从来没见过奥运会的金牌,我觉得金牌很漂亮。”
雷声的夺冠之路并非坦途,半决赛对阵前世界第一、意大利名剑巴尔蒂尼,雷声在两人战至4:4时,轰出一波6:2的高潮,在对手追至8:10时,又连得三剑,最终以15:11取胜。四分之一决赛中,面对世界第二,雷声上演了连中11剑的惊天“逆袭”。从4:8落后到15:8逆转取胜,雷声展现出了恐怖的连续攻击能力和超强的心理素质。16进8的比赛,雷声也是在4:4后,打出了一波11:2的攻击波,一举击败赛会9号种子、32岁法国老将维克多·辛特斯。
比赛结束,自剑中心主任潘志琛和他的副手王伟在场馆门口不停地抽烟,老潘猛吸一口,吐了口烟道:“拿到这块金牌,不容易!”
这个剑客不太冷
有人说,练花剑的,个个都是帅哥。而在中国花剑队,最秀气的那一个是雷声。雷声的外貌不像是剑客,反而更像是一名儒雅书生。
小时候雷声妈妈带他去医院看病,挂号护士看到这眼睛大大、唇红齿白的孩子,经常问都不问直接在病历卡的性别一栏上填上“女”,这样的事发生过多次。
来到伦敦,有相熟记者托他买几张比赛门票,他二话没说,带着证件就帮人在奥运村办妥了事情,送到其手中。微博上给他的留言,几乎都有回复;向他提出的采访请求,也会极其礼貌地回应。“谢谢,我会努力的。”这句话,是出征前他回复给记者的最后一条短信。
2009年,雷声进入北大新闻学院广告系,成为一名北大人。远离剑道,远离竞争,他真正地静下来潜心修行。书中的世界,让他对击剑这项运动有了更深的领悟。雷声最喜欢上的是哲学课,尼采、黑格尔、叔本华……各种哲学名家的理论他都会研究一番,如果有可能,他会尽量不落下每一堂课。“击剑,是智者的身体象棋,除了速度力量的竞技,还有脑力的比拼。我感觉提高在剑道之外吧。”雷声说,哲学中的辩证法对自己很有启发,在面对问题时,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我很感谢王导(王海滨),还有中心的领导,他们对这件事情非常支持。”雷声说,他的时间相对自由,有时只有下午有训练,上午或者晚上的时间,他便会去北大上课。
这声雷,男花等了12年
“男子花剑队这么多年一直保持着世界最高水平,但可能需要一个最好的成绩来证明,”王海滨说,“今天雷声拿到了(金牌),经过这么多年,不仅仅是我们,而是很多人共同的努力。我想雷声也跨过了这道坎。”王海滨说得没错,这道坎,雷声跨过去了,中国男花也跨过去了。
时光穿越,往事不堪回首。王海滨的故事简直就是悲壮的代名词,在EXCEL击剑馆里,他旁边的助教董兆致,以及在上海家中熬夜观看比赛的上海花剑队少帅叶冲,他们3个人曾经是蜚声世界剑坛的“中国男花三剑客”,多次夺得数不清的个人世界冠军,就是没能夺得过奥运会冠军。2000年悉尼奥运会男子花剑团体决赛,王海滨最后一剑率先刺中对手,但裁判判罚对手先刺中,就是这最后一剑的遗憾,中国男花三剑客以银牌落幕。伤心欲绝的三剑客各奔东西,而后在祖国的召唤下,中国男花三剑客重出江湖,但再度于2004年雅典奥运会与金牌擦肩而过。奥运会银牌是中国男花三剑客永远的遗憾。
男花三剑客退役后,中国花剑陷入低谷,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教练竟然离开了这支队伍。刚退役不久的王海滨出任中国男花主帅。然而,时间太短,2008年奥运会没有什么成绩。不过,在王海滨的执教之下,弟子们相继崛起,张亮亮、朱俊和雷声等一代年轻剑客开始走上前台。两年多以来,王海滨和他的兄弟们一起搏杀,历史上第一次夺取男花世锦赛团体冠军,并且在第二年卫冕成功。
当裁判裁定雷声的最后一剑有效,这个广东大男孩立即与王海滨拥抱在了一起,助教董兆致也冲了上来拥抱雷声,相信远在上海的叶冲早已泪流满面。“男花三剑客”的遗憾终于有了弥补。
这声雷,海滨五味杂陈
雷声夺金后两个小时,一切喧嚣慌乱都已结束。王海滨一个人站在幕后训练场的赛道上,低头长思。一名中国选手坐在他对面,静静地陪着他。尽管他为雷声的夺冠高兴,但那个属于他自己的梦,却已经永远无法再圆:“现在的运动员只代表自己。我没有感觉这圆了我的梦。雷声书写了他们自己的历史,不是我们的。”此时此刻,或许很少有人能理解这位老剑客心中的酸楚。
冲下剑台,雷声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脖子上的金牌挂到王海滨的脖子上。他紧紧抱住恩师王海滨,久久不愿放开。雷声夺冠的喜悦已经迅速成为过去。眼圈红红的王海滨,冷静地分析雷声夺冠的原因。任何大赛的决赛、尤其是奥运会的决赛,心理上的准备尤其重要。王海滨赛前是如何调节雷声心理的呢? “我们为决赛做了精心准备,我告诉他不管在比赛中出现什么意外,心理不要受影响,要专注比赛,把其他一切都交给教练去处理,”王海滨说。在比赛中,王海滨几次和裁判交涉,现场工作人员不得不几次去阻止他。王海滨说:“和裁判交涉是我们这个比赛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我们发现裁判判罚对我们选手不利时,我需要去和他交涉,在心理上对他施加压力。裁判工作语言都是法语,我会说法语,这的确是个优势。”
从小,雷声的偶像就是王海滨。在许多场合,他都说过,自己是看着王海滨的比赛迷上花剑的。2005年,十运会男子花剑决赛,是王海滨的最后一场比赛。那一场雷声败给了王海滨,这是师徒俩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