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曰人世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七大魔头里,爱别离总让人黯然魂销,这种痛苦活着一天,就记得一天,时时刻刻提醒着相爱的人永远不能在身边。比“爱别离”更狠的当数“求不得”,明明想要的东西就在那里,明明已经伸出手去,明明已经要收在掌心里,一眨眼,它已经成了别人的。今后再如何心心念念,朝思暮想,它也永远不属于你。在漫长的有生之日里,一遍一遍痛悔为什么自己不再用点心、用点力,也许事儿就成了。可你若老这么想,幸运女神就笑了:我不发威你把我当阿拉蕾啊!
在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决赛中,丁宁就成了那个不幸运的人。在世乒赛和世界杯神勇夺冠的丁宁,这次的征战之路并不顺利,裁判一次又一次的判罚严重扰乱了她的心理状态,最拿手的发球也被百般阻挠,尽管在比赛的第三局顽强地扳回一局,遗憾兵败如山倒,丁宁痛失奥运会金牌。比失败更让人动容的是,这个21岁的姑娘赛后趴在中国记者的肩头痛哭失声,眼见得一腔悲愤,多少失望!不是不努力,不是不拼命,可为什么就要和金牌失之交臂?也只能说这是冥冥中注定的结局,无所解,亦找不到安慰。
在此之前,丁宁一直是幸运的,年纪轻轻,在两年之内已经拿到了世锦赛、世界杯的金牌,如果再拿到奥运会金牌,就将成为用时最短的大满贯得主。如果只是如果,就算再虔诚,也不会成真。这种感觉相信每个人都拥有过,年少时珍而重之对待的恋人,寒窗十年后失之交臂的理想高校,没入围的能带来职场飞跃的考试,以及每一个能让人生轨迹更接近内心幸福的选择。这些“求不得”都会化作一道床头的白月光,在多年后的失眠夜里照得人痛彻心扉。就算后来有得补救,也是历尽沧桑的千回百转,又怎么比得上少年得意酣畅淋漓,那般完整强烈。
这是人类的悲哀,也是人类的欣喜。人总是忘记自己得到了什么,却太过惦记自己还没有得到什么,于是丧失了幸福的权利。但正因为有这样的欲求存在,今天才会比昨天更进步。真不知道这“求不得”究竟是一种造就,还是一种毁灭。
可恨的是,这一切不会按照人的意志转移,它愿意造就就造就,愿意毁灭就毁灭。我们只能虔诚地祈祷,愿丁宁的“求不得”能带来另一场更轰动的成功,而不是从此再也难解的心结。愿一切心有所求的人,都能寻找到更彻底的宁静。愿这个世界上不再有遗憾的泪水,愿今夜每个人都能安然入梦。
本报记者 康少琼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