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在男子举重69公斤级决赛中,23岁的中国小伙林清峰以344公斤的总成绩夺冠,为中国举重男队夺得伦敦奥运会首金。同时,林清峰也捍卫了中国男举在69公斤级上的荣耀,继张国政和廖辉之后,实现了奥运三连冠。
1
赛后声音
为“复仇”而来
69公斤级是中国男举的传统优势项目,在前两届奥运会上,张国政和廖辉相继夺冠。本届奥运会上,中国男举在开始阶段状态并不好,林清峰也把自己的比赛定性为“复仇”。
“因为我们把最主要的两个级别(即56公斤级和62公斤级)丢了,大家都说我们中国男举不行了,然后我要告诉他们,就算我这次没有拿到金牌,就算我不行,我们中国人才多的是。在举重界,没有人可以撼动中国!”林清峰豪迈地说。
2
家境贫寒
十岁之前是“黑户”
林清峰出生在厦门一清贫之家,父亲林志仁是个搬运工,母亲叶雀做钟点工。如今,林清峰的父母已经退休在家,靠着养老金和儿子的工资在厦门租了一套32平方米的单元房。
1988年,林清峰姐姐出生的时候,因为林志仁是城镇户口,叶雀是农村户口,他们家所属的居委会不肯给小孩和母亲上户口,林志仁赌气之下决定生二胎。于是1989年,林清峰出生在厦门的海军码头,直到1998年,他、姐姐和母亲才报上户口。
林清峰从小聪明伶俐,数学成绩尤为突出,在文安小学读书的时候,他是数学课代表。三年级的时候,林清峰进入了校田径队练习铅球。2000年林清峰刚上体校那会儿,全家一个月总共只有几百元的进账,而林清峰在体校一个月的伙食费、住宿费就将近300元。
那时候,林妈妈每周都去郊区给林清峰买几只土鸡,再送到体校去。家里的三口人,就只能吃萝卜青菜度日。“练体育,营养必须跟得上。”说起往事,林爸爸有些感慨。
3
成长故事
儿时一脚 成就今天
林清峰的父亲身高1米61,母亲1米55,从选材上说,林清峰很适合练习举重。不过林清峰一开始是瞒着父亲进行训练的,每天晚上都要7点多回家。林志仁回忆道:“我开始坚决反对。我和他妈都很矮,就怕他长不高。把他锁在房间里不让出去,他把铁门踹坏了,说自己一定要练习举重。教练也和我们说,他不会被杠铃压矮。”如今林清峰的身高达到1米67,父母也摆脱了对举重的偏见。
4
感谢伯乐
两度被省队“退货”
林清峰2003年到了省队,因为适应不了新教练的训练方法,成绩原地踏步,曾两次被省队“退回来”。每一次,启蒙教练薛元挺都二话不说“收留”他,让他继续在自己门下练习。
2007年,林清峰第二次被省队“退货”时已经18岁,他走上了人生的十字路口。经过薛元挺的努力,林清峰第三次被推荐到省队,这一次,他终于拜在了金牌教头万建辉的门下。
5
好事多磨
大胆提升级别
师从万建辉之后,林清峰的成绩在三个月内提升了30公斤!但他的前途却依然不乐观。他当时从事的是62公斤级,在省队里,有张杰这位世界纪录保持者压着他。再三思量,万建辉决定让林清峰转练69公斤级。而当时69公斤级还有一位奥运冠军廖辉。2009年全运会是林清峰人生的转折点。当时他在决赛中突然发威拿下铜牌。
2010年全锦赛,林清峰是参加69公斤级比赛的所有选手中体重最轻的,这让廖辉感受到巨大的压力,结果三次抓举全部失败,林清峰则以总成绩345公斤问鼎全国冠军。
其实伤病是林清峰一生中最大的敌人。2010年和2011年,他两次因为伤病错过了世锦赛。每次回到家中,他不能坐在椅子上,而是要常常做着半蹲的姿态,缓解疼痛。林志仁表示:“我们家庭和我们儿子能有今天,全是靠儿子用命拼出来的。”这次奥运会,按照多数人的预期,中国队本该在69公斤级上派出廖辉,但他因兴奋剂问题正处在禁赛期。不过,林清峰在两年前就曾战胜过廖辉,他最终获得了奥运门票。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