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开幕以来,伦敦奥运会的票务问题始终受到了质疑,连日来伦敦比赛经常是一票难求,但是比赛场馆内的空位却很多,主办方甚至要借军人来填补空位,“人不够兵来凑”,伦敦奥组委解释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很多拿了赠票的赞助商却没有来看比赛。对此,伦敦民众也表示无奈。
位于伦敦市中心的海德公园是英国最大的皇家公园,也是伦敦人平日主要的户外休闲场所,奥运期间伦敦奥组委特意在这里架设了大屏幕,供民众免费入场观看比赛。家住伦敦郊区的尼克是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项目的狂热爱好者,他说他其实更希望能够到比赛场馆近距离感受奥运气氛,却无奈一直买不到任何门票,只能趁休息日带上全家到海德公园看免费的电视转播。“我们买不到票,虽然尝试上网买票,但是说票没了。他们让我们尽量冷静下来,这要看运气。”一位叫尼克的伦敦市民说。
虽然奥运会一票难求,但是像尼克这样选择到公园来看比赛感受气氛的民众还是络绎不绝,有关比赛场馆内经常出现大量空位,伦敦奥组委宁可拉军人去填空也不愿开放给民众的消息却让尼克和其他很多民众感到不解和不满:“我觉得是耻辱,有这么多空座位,他们总要给那些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人留票。”
本届奥运会共有门票880万张,其中75%共出售,12%分给各国及各国奥委会,8%留给赞助商,剩余的5%则由奥运大家庭持有,包括那些组委、国际奥委会官员、和各国媒体,而根据伦敦奥组委的说法,目前空座位比较集中的正是属于奥运大家庭尤其是赞助商的区域,而按照8%的比例持有来算,赞助商持有的门票大约70万张,这当中只要有一成的门票因为赞助商没空或者忘了来看比塞尔被迫作废,奥运场馆内就会多出7万多个空座位。
近年来在奥运会日趋商业化的运作机制下,赞助商在奥林匹克运动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关键,以伦敦奥运会为例,各大赞助商总统投入7.5亿英镑,这笔数字相当于整个奥运会财政预算的8%,大笔资金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奥运主办城市的财政压力,同时也推动了奥运会的全球化发展态势,作为双方合作的重要一环,东道国组委会给赞助商送门票早已是历届奥运会的传统,不过赞助商8%的赠票比例的确过大,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这种传统是某有改革的必要,外界众说纷纭。有观众认为奥运会商业化是大势所趋,但如果商业化减少了普通民众近距离接触奥运会的机会,甚至奥运会成为少数人才能看得到的奥运会,就违背了奥林匹克内在发展的宗旨。
(来源:搜狐体育)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