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没问题、队员很尽力、敌人太狡猾|、分组真困难……
“我保证,两天后对澳大利亚,你们会为自己的球队感到自豪。”7月31日大败给俄罗斯队后,滔滔不绝的邓华德留下了这么一句胸有成竹的保证。没有结果的承诺,等于欺骗。对澳大利亚,中国男篮输得更多,自豪?连邓华德自己也说不出口。
打了34分29秒的易建联,被丁锦晖搀扶着下场,右膝已绑上冰袋。阿联是这支中国队的技术核心,当神经刀般的外线失去准星,中国队唯一的进攻选择就是将球交给阿联,由他去死扛对手两名内线。“他们对易做了一切可以做的手段。绕前,包夹,强硬的身体对抗,换人防守,抓、拽、拉扯……在这个前提下,我觉得易打得很不错。”邓华德的战术中唯一不可缺少的就是易建联,他是中国队前三战唯一一位每场出战时间均超过30分钟的球员,澳大利亚人显然对阿联的进攻研究充分,疲惫不堪的阿联终在比赛末端负伤下场。
“易逐渐在适应自己的领袖角色,但他需要一个高水平的帮手,帮他分担压力。在这种层面的比赛中,你不能只依靠一位高水平球星。”4年前,姚明是中国男篮绝对核心,在队里拥有无上地位,而大姚身边总有人可以适时扮演兰斯洛特的角色;4年后,阿联还远远无法达到姚明的高度,他的身边只有又老了4岁的王治郅和缺乏经验的张兆旭,当年一度被视为希望的孙悦却只能常年为奥神打着友谊赛,“他打那样的比赛怎么能取得进步?但你不能责怪队员,那个队伍不愿意放他走。”
男篮是尊贵的宠儿,没有哪支中国球类队伍能在每场比赛都吸引那么多记者,哪怕女排也做不到。自视市场地位已超越足球的他们,拥有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但事实是,一旦失去姚明这样不世出的领袖后,中国队不再是一支具有世界舞台竞争力的队伍。“如果你能再带上一位队员,会是谁?”“乔丹。哦,他可能岁数大了些。那就勒布朗吧,如果勒布朗有中国血统,我一定招他入队。”聪明的邓华德当然知道记者提问的意图,他却以另一种方式来回答,“我选择了最好的、正确的12个人。队员们已经贡献了自己的全部。”
“当分组结果出来后,我们就知道自己的形势很困难。俄罗斯、澳大利亚都是身体出众的队伍,当然还有巴西,这恰恰对上了我们的软肋。不过这对我们的队员们好有利,他们可以从高水平对抗中得到提高,对中国篮球也很好,中国篮球可以学到很多,如何重视强对抗,如何在青少年选材和训练中提高……”邓华德所说的每一句话,听着都很有道理,当然,也似乎失败的原因都是主教练力所不能及之处。选的人都是最正确的,伤病都是俱乐部搞的,不重视高强度对抗是中国传统,战术也是有的,只是队员们尽了力也执行不了……那好吧,那主帅还能干些什么?来干些什么?
第8与第9、第10,有什么本质区别?不过是篮协领导给自己画的一道安慰线。往后退了一步,不是中国男篮的末日。但这4年一事无成、一地鸡毛,才是真正可怕的倒退。
全国日报-搜狐奥运联合报道团 沈雷
(本报伦敦8月2日专电)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