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3日消息,羽毛球让球事件引发了各界的热烈讨论。跟此前不同,这次一些外国媒体更多是反思处罚让球的合理性。美国《纽约时报》撰文质疑对让球运动员的处罚,认为运动员为夺牌让球无可厚非,应该批评的是赛事组织者。
《纽约时报》介绍,美国女足的老将、前锋瓦姆巴赫有一天说,“拿到小组第一,你得不到什么”,每一个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目标,从瓦姆巴赫到博尔特,都是拿到奖牌,其他的,都是为其铺路。
为什么当四对羽毛球选手采用同样的策略,却被取消参赛资格呢?她们没有组织比赛,没有安排赛制。她们只是看着提供给她们的信息,看看她们的最终目标,朝着最有利的方向去走。输掉一场比赛,可能会让她们更有机会夺牌。这与游泳运动员预赛保存体力,或者跑步选手在半决赛中慢跑通过终点线,有什么不同吗?
在羽毛球来说,球队的最终目标很清楚:赢得金牌。其中可能也包括,最晚碰到最强的对手。这不是棒球的牺牲打,因为没有牺牲。英国人最近两周一直在提醒我们,公平竞赛和体育道德是在这里发明的,但是这真正意味着什么?赢下一场毫无意义的比赛,只会让你接下来的道路更加困难?
《纽约时报》指出,不仅仅羽毛球运动会这样做,其他体育运动也推崇这种理论:有时候是自行车手放慢速度,帮助队友冲击终点线。有时候是篮球球队不派上最强阵容,以便下个赛季争取更高的选秀顺位。周二在威尔士卡迪夫,日本女足故意在小组赛最后一场比赛中打平,下半场收缩,从不发动进攻。这种战术是主教练授意的,他的理由很简单,平局可以让球队留在这个场地比赛,几天后在同一个城市打四分之一决赛,而如果赢球,她们将前往苏格兰的赛场打比赛。
对于日本女足主教练来说,少奔波才更有机会夺冠。对于那些羽毛球选手来说,最后一场小组赛输球的意义是一样的。对于那些买票看到这些场面的粉丝来说,他们没有看到这些运动员更为广阔的想法。竞赛者的主要任务是,在赛制下赢得奖牌。他们通过训练提高水平,但是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训练来夺得奖牌。周二,输球对于他们来说,有更好的机会。如果粉丝仍然生气,他们应该对组织者生气,因为是他们让这种局面可能,而不是运动员自己。
这漂亮吗?不,不漂亮。没有人说粉丝应该为输球获利欢呼。但是我们不要傻到认为,这不是比赛的另外一面。
(搜狐体育 剑波)
相关新闻:
·羽球处罚又掀风浪 奥委会:量刑过轻应处罚教练
·日本朝日新闻力挺叶诗文 中文谐音讽刺让球事件
视频节目: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