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英媒体有酸葡萄心理 对尖刻一笑了之
2012年08月03日07:19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作者:沙元森
我们完全可以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和更加包容的心态对待此事,对他人的傲慢与偏见,如果一戳就跳、睚眦必报,反而可能会固化对方的既有观念,甚至给更多的人留下不良印象。
本报评论员沙元森
16岁的中国女子游泳运动员叶诗文在伦敦奥运会大放异彩,也在媒体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个别英国媒体对叶诗文的成绩表示了质疑,BBC(英国广播公司)的一名主持人在节目中直言,“这实在有太多问题需要解释了。”叶诗文在赛后接受采访时,也遇到了一些西方记者连珠炮般的提问,要她当众承诺没有服用兴奋剂。
正为叶诗文欢呼的中国观众听到这种无端的指责都很气愤,也有人认为这是西方媒体针对中国的歧视。这个事件不断发酵,就成了奥运会赛场之外的舆论热点。如何维护叶诗文,如何反击西方媒体,国内民众虽有热烈讨论,却是意见不一。
面对叶诗文,一些英国媒体确实表现出了“酸葡萄”的心理,正因为有了这种失衡的心态,才有口不择言的无端指责。看到一个运动员刚取得优异的成绩,媒体主持人和记者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就暗示受众,里面有很多问题。抛开新闻伦理不谈,这样的言行无论在哪个场合都是有失风度的。这种粗暴的态度也暴露了个别英国人或者西方人内心深处的傲慢与偏见,他们长期生活在西方中心主义的幻觉中,以为在文化和体育等领域中,西方国家有着不可超越的优势。当叶诗文劈波斩浪跃上了西方运动员长期占据的领奖台,他们就有了很多不适应。正如澳大利亚泳坛宿将索普所说,如果这事发生在欧洲人身上,我相信他们的反应肯定是“看,又一个天才产生了”。
对于叶诗文受到的歧视,国内舆论大多都为其鸣不平,因为公众的强烈关注,对此事件的解读也有了复杂化和扩大化的趋势。有些人认为这个事件就是西方媒体对中国的蓄意抹黑和打压,然后联系到中国在其他领域受到的不公平对待,产生了更大的共鸣。因此,我们有必要认识到,一个主持人的直播评论并不完全代表其所在媒体的立场,一家媒体的观点也不是其所在国家全体民众的态度。我们完全可以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和更加包容的心态对待此事,对他人的傲慢与偏见,如果一戳就跳、睚眦必报,反而可能会固化对方的既有观念,甚至给更多的人留下不良印象。
站在另一个角度看,叶诗文之所以被怀疑和嫉妒,恰恰证明她天才的表现让很多人震惊,甚至感到不可思议。因为不能理解进而产生猜疑,这也是很多人的正常反应。事实上,很多天才的运动员都有过被无端质疑的遭遇,比如菲尔普斯和博尔特等人。在叶诗文通过兴奋剂检测之后,英国《卫报》为扭转之前先入为主的报道倾向,也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这是一个愤世嫉俗的时代,之所以被质疑,因为你足够优秀”,其实也承认了叶诗文的天才表现。针对媒体的质疑,英国奥委会主席莫尼汉勋爵已经表示,“我们知道世界反兴奋剂组织的地位和水平,该组织已证明了叶诗文的清白,质疑到此为止吧。”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越来越有力的事实面前,这样的声音将逐渐成为主流,至于那些尖刻的偏执的声音,不妨一笑了之。
通过这场风波,我们也应学会以大国民心态平和地看待伦敦奥运会和东道主。他们的奥运会看上去不够完美无瑕,他们的媒体有时会表现得很尖刻,这或许就是一个常态的英国,一个没有因为奥运刻意改变自我的国度。我们不仅要学习他们的成功之处,也当适度容忍他们的不足。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