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在微风里摇曳,牵牛花在早晨盛开,美味而新鲜的奶油草莓被整齐地放在摊位上。这里不是伦敦乡间的某个小型集市,而是温布尔登——每年一度的大满贯以及伦敦奥运会网球比赛的举办地。正如伦敦一家报纸的大标题所说:“去温布尔登,不要只看费德勒!”是的,这座网球圣殿值得一看的,绝不仅仅是云集的网坛巨星。
在维多利亚时代,网球是中产阶级生活中相当重要的部分——它是品位的象征,更是社交手段。
1877年,全民网球风潮让全英草地网球俱乐部做出了一个决定,在温布尔登的一块草地球场上举行锦标赛。当时的项目只有男子单打,一直到1884年,女子单打和男子双打才加入进来。29年后,赛事增加了女双和混双。1977年,由全英俱乐部和英国草地网球协会创办的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开始举行,比赛于每年6月最后一周至7月初定期举行。到2012年为止,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已举办了126届,其中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停赛10次。
从奥林匹克公园乘媒体班车,几乎要穿越整个伦敦最繁华的区域,才能抵达风景如画的温布尔登小镇。小镇上,古树、草坪与一座座私家别墅相互掩映,美得就像一幅画。走进梦想中的网球圣殿,似乎要与草地的概念相吻合,温网球场的设施和建筑全部统一采用深绿色。网球比赛区域打造得像个小花园,外面场地的墙头上种植了各色各样的小花,休息区域的木桌椅也被鲜花簇拥。1号球场旁边的坡顶上还有一大片草坪,上面摆了很多古色古香的木椅。游客可以在这里驻足休息。
毫不夸张地说,温网就像一个网球花园,让喜欢网球的人们不仅能看到最顶级的比赛,也能欣赏到最优美的风景。
进入中心球场,中央浅绿色的比赛场地完全被一片深绿色的座椅包围了。如果没有伦敦奥运会的紫色景观标志,要想在这块比赛场地外找到除深绿色和水泥地以外的颜色似乎太难了!而这片特别的绿色,是无数网球名将心中的殿堂,也是他们最享受最舒适的草地。
与外围景观标志的深绿色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比赛场地的嫩黄色。所有场地都统一了规格和颜色,黄绿和浅绿互相交叉形成漂亮的带状。因为使用率过高的缘故,中心球场两端的泥土显露得更多一些,但它依然非常平整。
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整个温网比赛地区域共有24片网球场,其中最大有专门观众坐席的是中央球场和1号球场。其余都是一些训练场地,座位很少,都是为训练时相关人员而设。因为奥运会比赛,共有12块场地启用。多数大腕如费德勒、小威等人的比赛都被安排在中央球场和1号球场这样的重要场地。
如果说温布尔登是圣殿,那么草就是圣殿里的圣物,绝对不容侵犯。奥运开幕前,历经两周温网赛事的温布尔登草皮异常疲惫,为让它们恢复到适当的厚度与密度,男单比赛一结束,新种子就被撒上场地,再盖上“被子”。而且,在此期间,除非是受到全英草地俱乐部会员亲自邀请的嘉宾或是养草师,其他任何人都不允许踏上温布尔登的草皮半步。
一直以来,温网都是传统的代名词。无论是拒绝商业广告、穿纯白比赛服还是向皇家包厢行礼(后被取消),都是属于这块场地独有的特色。不过,如今传统要向奥林匹克暂时让位了。
说起穿衣的传统,那片场地上至今还有很多故事在流传。1987年,来温布尔登的美国人阿加西以一头长发、短裤和五颜六色的摇滚青年装把赛会主席气得连呼:“这是奇耻大辱!”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温网就是守旧的代名词,他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在传统和变革之间寻找平衡点。所以当2007年法国姑娘戈洛文在白色超短网球裙下穿了一条红色小短裤时,并没有人要求她换掉。今年的奥运会,温布尔登更破例允许球员身着不同颜色的球衣上场比赛。此外,温布尔登的场地也将和以往不同。例如,以往干净的背板被布置得更加“奥林匹克化”,以显示“这里是London2012”而不是“Wimbledon2012”。
不过,有些传统是必须坚守的。除了参赛运动员,要踩上温布尔登19块比赛场地的草坪对于所有网球人来说是毕生期待。目前,全英俱乐部有正式会员375人,临时会员100余人。申请入会者最长等待时间曾创下42年的纪录。
在这里工作了12年的阿什利·琼斯说,要成为会员的最快办法就是赢得温网冠军,去年,德约科维奇举起奖杯的同时还收获一枚会员勋章。那么,在这里荣获奥运会冠军的人有没有机会成为会员呢?答案是“不”。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