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2亿元打造高科技部队——
昨晨,焦刘洋为中国游泳队夺得了在本届奥运会的第4枚金牌,由此中国游泳队追平了在1992年巴塞罗那创造的4金纪录。从1996年到2008年的12年间,中国游泳队的奥运征程一直保持着至多一枚金牌的尴尬成绩。
人才储备
可用到2020奥运会
叶诗文夺冠后,中国代表团保障团队成员韩照歧透露,叶诗文之前在个别泳姿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她习惯在比赛过程中“晃动头部”。发现叶诗文的这一习惯后,科研团队每天都会对叶诗文的训练强度和身体机能进行评估,最后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尝试改进技术环节。事实证明,这一习惯改变后,叶诗文的成绩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对训练与比赛关系的把握上,中国队的教练对关键环节的处理能力也大大提高。以孙杨1500米自由泳为例,每100米如何分配体力、达到多少速度都能够做到如钟表一般准确。
除了训练更加科学,中国队的选材方式也更注意向国际趋势靠拢。现在,中国男运动员从身高上已和欧美运动员非常相近,虽然要求苛刻,但中国却有足够的人口来满足人才储备。据中国游泳队主帅幺正杰透露,中国游泳队为奥运会储备的人才已经能用到2020年奥运会。
经济支撑
泳将纷纷留洋
从北京奥运会后,中国泳将留洋人数逐渐增多,运动员纷纷走出去,通过海外训练弥补中国式训练的不足。孙杨、叶诗文、焦刘洋,每一位游泳冠军背后都少不了一支强大的、中西合璧的教练团队。焦刘洋表示,带领她夺冠的澳大利亚老教练肯·伍德就像办“高考补习班”,更注重“应试”的需求。与国内教练相比,洋教练还注重生物力学和其他体育学科,这些知识能让运动员更具技巧性。
每当有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夺取金牌或游出个人最好成绩,伍德都会得到一份奖金。中国游泳队高层认为,“澳大利亚教练特别重视比赛能力的训练,但忽视之后的恢复。而这方面,中国教练能进行很好的弥补。”
据悉,从2001年开始,国家对水上中心每年的经费投入增长近1倍,达到2000万元。此外,国家还特批300万元的器材购置费和100万元的出访竞赛费,这对水上项目而言无疑是史无前例。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