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冠军争夺战中,裁判似乎成了“主角”,她强硬的判罚让丁宁的“杀手锏”砍式发球不但毫无用武之地,而且直接的罚分几乎宣判了丁宁“死刑”。
冤枉至极的90后小将“眼泪在飞”,抱怨、申诉、理论、气愤,显然,丁宁的心思已经不在比赛上了。与其说丁宁 输给了对手李晓霞,还不如说输给了自己,输在了 “太嫩”。
伦敦奥运前,丁宁是乒坛“女皇后”,连续拿下世界杯和世锦赛女单冠军,战胜的对手都是李晓霞。于是,誓夺奥运冠军,成为继王楠、张怡宁之后第三个大满贯成了丁宁的目标。
这种强烈的愿望让丁宁在比赛中“冲昏了头脑”,加之李晓霞史无前例地打得异常“硬”,丁宁显然没有预料到。没想到,裁判也“不给力”,杀手锏砍式发球没了用武之地,丁宁顿时崩溃了。
作为竞技体育的职业运动员,要能应付场上的各种突发情况,保持平和的心态是“第一要务”。大热必死,你具备了夺冠实力,但冠军就一定是你的吗?比赛就是这样,你软,别人就硬,相对论在这个时候绝对派得上用场。
超级选手是要历经“炼狱”的过程的,丁宁显然没有这个概念。在随后的颁奖仪式上,丁宁只和铜牌得主冯天薇握手,竟然不和李晓霞握手庆祝,这显然是“耍小孩子脾气”,太嫩!
在国家队,丁宁和李晓霞住在同室,奥运会上的“同室操戈”显然使两人有了火药味。在随后的女双赛中,两个人还要搭档征战,希望丁宁调整心态,回到职业运动员应有的状态。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